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卫英  李晓  朱兰兰 《现代化工》2005,25(12):20-23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是通过把分子识别位点建立在印迹材料的表面,来提高识别位点与印迹分子的结合速度,进一步加强印迹材料吸附分离效率。从无机硅胶材料和聚合物材料两方面综述了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制备技术发展现状,着重评述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相应产品的性能,并指出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利用发光细菌进行褐牙鲆中氯霉素残留快速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青岛近海分离鉴定出1株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YL,发光性质及其发光规律曲线的测定表明,鳆发光杆菌发光规律稳定,持续发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各种抗生素的抑菌圈试验得出,鳆发光杆菌YL对氨零素最敏感。在浓度0~1.0μg/L,氯霉素的浓度与鳆发光杆菌的抑制发光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氯霉素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它族抗生素的干扰。褐牙鲆加标回收试验中,鳆发光杆菌检测氯霉素残留的方法检出限为0.14μg/kg。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口与耕地矛盾的日益激化,食物需求日益增加,海洋资源的开发备受关注。南极磷虾作为新兴渔业资源,蕴藏量巨大且营养丰富。现存量为6.5亿至10亿吨,但南极磷虾中氟含量高达2400mg/kg(以干基计),是普通食品中氟含量的1000倍,高氟含量成为限制磷虾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相关课题组近年来一直围绕南极磷虾的安全利用进行技术研究,先后在南极磷虾贮运过程中的氟迁移机制、南极磷虾氟含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深加工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南极磷虾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针对目前南极磷虾中氟的有效检测方法缺失現状,结合氟的赋存形态学研究,探求内源性蛋白酶自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是危害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概念提出,对于微生物学、食品质量安全、水质管理、流行病学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对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用于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的发光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岛近海分离鉴定出5株发光细菌,经过 16SrDNA 测序及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分属明亮发光杆菌(DB)、鳆发光杆菌(YL)、哈维弧菌(BA)、灿烂弧菌(GQ)、费氏弧菌(GX).发光性质及其发光规律曲线的测定表明,鳆发光杆菌和明亮发光杆菌发光规律稳定,持续发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所得鳆发光杆菌、哈维弧菌、灿烂弧菌、费氏弧菌的发光规律曲线国内未见报道.进行了各菌种的氯霉素抑菌圈实验,发现5株发光细菌对氯霉素都敏感,鳆发光杆菌YL最敏感.用发光细菌YL检测了南美白对虾中的氯霉素,其前处理方法比水产行标气相色谱法简便省时,乙酸乙酯提取氯霉素可以有效降低它族抗生素的干扰.发光细菌法检测南美白对虾的方法检出限为0.16μg/kg,低于气相色谱的0.30μg/kg.  相似文献   
6.
7.
海洋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高血压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物学特性。海洋来源的抗氧化肽分子质量一般低于3 kDa,多数为胃蛋白酶水解产生。海洋来源的抗高血压肽分子质量一般低于1.5 kDa,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小球藻中提取的多肽可抑制内皮细胞选择素的产生,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唇贻贝中性蛋白酶水解多肽可促进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增殖,具有皮肤伤口修复功能。在鱼类副产物及其水解蛋白中提取的多肽,水解度越高溶解性越高,起泡和乳化性能良好。本文旨在综述从不同海洋来源分离的生物活性肽的信息,重点介绍其不同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特性,以及不同的工业应用,以期推动海洋生物活性肽功能产品开发,并为其生物学和功能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气流膨化香蕉脆片的工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鲜香蕉为原料 ,采用气流膨化工艺 ,从不同品种、成熟度、预处理方式、温度、压力差、停滞时间等几个方面对香蕉的膨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的香蕉膨化效果差异较大 ,福建蕉和广州蕉膨化效果优于海南蕉。在福建蕉的膨化试验中 ,低温预处理膨化效果较好 ;随着成熟度加大 ,膨化效果反而降低 ,以刚脱涩、口感无涩味时膨化效果最佳。最终 ,确定膨化温度 110℃ ,停滞时间 3~ 5min ,膨化时间 4 5min ,压差 10 5kPa是香蕉适宜的膨化条件。  相似文献   
9.
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应用于液熏太平洋牡蛎罐头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危害,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并在关键控制点提出了监控、纠偏措施,保证了牡蛎罐头产品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非油炸膨化香蕉脆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在我国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果胶、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A、B、D、E等物质,具有多种医用保健功效。但由于香蕉本身是一种突变型果实,难以长期储存和运输,加之目前加工技术和加工方法多数难以保持香蕉原有的色泽和风味,使得香蕉仍以鲜食为主,影响了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