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83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分子有序组合体的内聚能理论和应用(四)助表面活性剂对中相微乳液形成的影响山东大学李干佐,杨博,石元昌(济南250100)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中相微乳液时,助表面后性剂(醇)是不可缺少的。若在三相区域中,剩余油相体积等于剩余水相体积时的微乳液称作最佳中相...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流变性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流变学基础知识为出发点,系统综述了胶束、微乳液,溶致液晶(层状、六角状、立方状),囊泡、虫状胶束等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流变性质及其剪切诱导结构转变现象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自流变性质的特点和理论模型,对具有黏弹性的表面活性剂活性剂聚集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胶束稀溶液和微乳液多为牛顿流体;溶致液晶为非牛顿流体,有应力服价值和较高的黏弹性,囊泡的弹性性质比较突出,;虫状胶束体系具有非线性黏弹性,易形成网络结构;层状液晶、囊泡和虫状胶束等结构在剪切作用下能发生变化。这些结论对指导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综述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FC)中,能形成微乳液的表面活性剂(SAA)的结构特性,助SAA对SFC微乳液形成的影响以及SFC微乳液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小角中子散射和小角X光散射等近代测试方法,及其在SFC微乳液形成及其结构特性研究中的应用。另对SFC微乳液在化学反应,生物活性物质及金属离子萃取,合成材料和清洗领域中的应用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用吊片法和自制改进的最大泡压法分别测定了全氟庚氧基全氟亚乙基磺酸钾(C9FK)溶液的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计算得出该种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标准热力学函数△Hmθ、△Smθ、△Gmθ分别为16.98 kJ/mol、218.29 J/mol·K、-48.22 kJ/mol。结合Word-Tordai方程,计算得到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观扩散系数Da和吸附势垒Ea。实验证明,增大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降低温度、以及无机盐(NaCl)的加入都会使扩散系数减小,吸附势垒增大,从而不利于吸附的进行。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小于等于1×10-6 mol/L时,该体系属于扩散控制模型,而浓度大于 1×10-6 mol/L时,在吸附初期(t→O)属于扩散控制,后期均属于混合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微观网络模型中进行了各种胶束-微乳液体系驱油的微观机理的研究,通过显微镜观察、拍摄并用彩色显微录相记录了亲水模型内水、油、表活剂溶液之间发生的各种复杂的驱油现象,总结了不同类型胶束-微乳液驱油的规律。在填砂长管模型内进行了驱油效率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胶束-微乳液驱油效率不同。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量了不同类型体系与不同碳数正烷烃及原油的界面张力,发现界面张力由低到高的顺序恰与驱油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相对应,这证明了超低张力在驱油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胶束和微孔液的主要性质,并着重用相图来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胶束和微乳液都属于胶体缔合结构。在这里强调指出,反常胶东与W/O型微乳液有直接联系,实际上把反常胶束看作W/O型微孔液的一种特殊情况。与此相反,正常胶束与O/W型微乳液没有直接联系,不能把正常胶束看作微乳液,搞清这些概念,对于开展三次采油有关研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尿烷泡沫塑料生成的化学反应和过程,并且阐明在“一步法”制备尿烷泡沫塑料的工艺中,硅氧烷表面活性剂起关键作用。详细讨论了该表面活性剂在反应体系中的分散、气泡的形成、长大、稳定以及气室的开放等方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石油磺酸盐(3A)为表面活性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程系数法开展了微乳液驱油体系的配方研究。正交试验设计法能在较短时间内给出配方,所得配方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2%(稀体系的规定指标),体系的两个界面张力均达到超低(3.30×10~4mN/m),增溶参数为12,室内驱油效率为94.6%。对于方程系数法,不同的基醇和追加醇所对应的方程不同。基醇为水溶性醇时,lnS~*=ln〔-0.198(A)+f′(ACN)-0.0481(C_s-3.15)〕+0.019(t-28);基醇为油溶性醇时,ln〔S~*+0.0481(C_s—3.15)〕=0.212(ACN)+f′(A)+0.019(t-28)-2.37。以原油为油相时,用上述方程能得到满意的配方。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剂中形成的各种反相结构体系,其中包括反相胶束/微乳液、溶致液晶以及传统和一些有特殊结构的囊泡体系。同时介绍了用近代测试手段对相应有序聚集体的性能和结构的表征。最后对它们的重要应用也做了介绍,如应用于合成纳米材料的模板,药物载体以及在萃取提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从 XS(新疆石油磺酸盐)、正丁醇、正癸烷和水(或者盐水)的微乳液似三元相图出发,选择相应的点,测定其微乳液密度、折光指数。根据 R=(1/p)〔(n_D~2—1)/(n_D~2 2)〕公式,得到它们相应的特性参数 R。本文着重研究 R 与微乳液体系的组成、温度、盐度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并对其进行解释和理论探讨。本文进一步证实了 Derderian 关于 R=R~*=0.263±0.004厘米~3/克时体系即为中相微乳液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