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义  陈立功  李阳  闫喜龙  曾涛  李江胜 《石油化工》2006,35(11):1078-1081
对癸二酸二甲酯与1,2,2,6,6-五甲基哌啶醇的酯交换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四异丙基钛酸酯、氨基锂、氧化二辛基锡3种催化剂的性能;采用氢核磁共振确定了产物的结构;考察了以四异丙基钛酸酯为催化剂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异丙基钛酸酯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在癸二酸二甲酯与1,2,2,6,6-五甲基哌啶醇摩尔比1∶1.79、四异丙基钛酸酯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31%、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所得产物中单(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甲酯(简称单酯)质量分数为23%和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简称双酯)质量分数为73%,单双酯质量比为1∶3.17,产物收率为93.3%。该方法可得到理想的单双酯比例及产物收率,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引起了包括物理学家、模型计算家、结晶学家、有机合成化学家及生物学家等在内的多学科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因为它的交叉本质和近年来快速的发展速度与混杂状况,使得它被大学教学所忽略。大学课程所授的化学知识,通常建立在共价键、离子键等基础上,虽有涉及氢键、范德华力及静电作用等,但并未提出非共价键作用力这一概念,也没有系统的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和理解某些知识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二环[2.2.1]庚烷二羧酸盐成核剂(商品名:HPN-68)对聚丙烯(PP)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PN-68是一种典型的聚丙烯α晶型成核剂,在PP中具有很高的成核效率。在较低的添加浓度下可明显提高PP的结晶峰温度和力学性能。然而,其添加量存在一个饱和值。当成核剂含量达到该饱和值以后,PP的结晶峰温度和力学性能就趋于稳定。当成核剂HPN-68的添加量为0.2 phr时,PP的结晶峰温度可升高15℃左右,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可提高12.7%和18.2%。  相似文献   
4.
逆合成分析法在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江胜  李浔  黄朋勉  熊杰 《广州化工》2010,38(7):254-255,265
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学是化工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结合作者在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学课程的教学经历,探讨了如何运用逆合成分析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乙酸异戊酯的制备为例,要求学生按照已有知识及文献资料独立设计两个及以上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比较方案的优劣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探讨如何加强创新性实验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和深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苯并噻唑类杂环合成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苯并噻唑类杂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也是优良的有机合成分子构建切块。综述了近年来苯并噻唑类杂环合成方法的最近研究成果,特别是分子内氧化环合、金属催化环合等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精细化工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推动地方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结合作者在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学课程的教学经历,探讨了如何运用硬软酸碱理论进行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卢翠红  潘彤  张跃飞  李江胜 《广州化工》2013,(13):80-82,12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成核剂二-(3,4-二甲基苄叉)山梨醇(DMDBS)改性聚丙烯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MDBS的加入可大幅度缩短聚丙烯的半结晶时间t1/2,加快聚丙烯的结晶速度。在等温条件下DMDBS的加入对聚丙烯的结晶方式影响不大,但可显著降低聚丙烯球晶生长的单位面积折叠表面自由能σe,从而明显加快成核速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N-苄基对甲苯磺酰胺和N-苄基邻硝基苯磺酰胺分别与三个氯甲基吡啶(2-氯甲基吡啶,3-氯甲基吡啶和4-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在碳酸钾作用下室温反应数天,合成了六个新的含吡啶基的N-苄基-N-吡啶亚甲基磺酰胺衍生物,收率为59.1%~82.4%。全部结构经1HNMR和13CNMR确认。  相似文献   
10.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学生由理科型学习转向工科型学习的桥梁课程。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将工程观点贯穿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大教学环节,通过强调工程观点,培养工程意识,积累工程知识,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