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FM/AFM双层膜中的交换偏置现象,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Co/Co O薄膜,通过改变沉积时间获得了不同Co O层厚度的Co/Co O双层膜系。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交变梯度磁强计(AGM)、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分别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磁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AFM层厚度对表面形貌有一定的影响,但表面成分不随AFM层厚度的变化而变化。所有样品的XRD谱均出现Co O(002)衍射峰,说明薄膜为晶态。不同厚度的Co/Co O双层膜样品表现出不同的矫顽力和偏置场,低温下样品的磁滞回线表现出明显的交换偏置效应,并且磁偏移量随膜层厚度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当Co O厚度为62.5nm时,偏置场最大可达到420k A/m。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丘东洼陷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具有埋藏深、高压、储层破裂压力高、地温高、特低孔特低渗、非均质性强、横向储层厚度变化大、纵向分布多等特点,储层加砂困难,增产改造工艺技术面临极大挑战。针对区块储层改造难点,优化了针对性的压裂工艺技术:针对致密砂岩储层特低孔特低渗、岩石致密,采用滑溜水+胶液混合压裂工艺技术,滑溜水形成复杂体积缝,胶液携砂增大砂浓度并提高导流能力;采用分簇射孔+复合桥塞分层压裂工艺实现分层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效果,对探索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改造技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于常温下在硅片和玻璃基片上制备ZnO和掺铝ZnO薄膜,将铝丝置于ZnO靶材上共同溅射来达到掺杂的效果,利用不同长度的铝丝以获得不同的掺杂量。通过X射线衍射法对薄膜进行结构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获得薄膜的透过率光谱,霍尔效应仪测量薄膜的电学性能。发现所制备的样品在可见光区域透过率达到80%以上,达到了透明膜的要求;掺Al后的ZnO膜电阻率最低达到了4.25×10-4Ω·cm;结构表征发现样品的(002)晶面有明显衍射峰。基于包络线方法通过透射谱拟合计算了薄膜样品的折射率和厚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K9抛光玻璃基底上沉积氧化钒(VOx)薄膜,研究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时氧分压参量对薄膜的结构、表面质量及透光性能的影响。利用表面轮廓仪、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及分光光度计分别对样品的沉积速率、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紫外-近红外光透射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VOx薄膜的晶相随氧分压不同发生改变,调整氧分压在可见-近红外光区域可获得弱吸收的光学膜,但氧分压过高只能获得低的薄膜沉积速率,氧分压对薄膜表面粗糙度及晶体生长模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快速适应长庆油田"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管理思路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方针,长庆油田公司水电厂把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作为做精做专供电供水业务,做优做好水电设备检修及生产抢险施工业务,提升水电服务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按照"统一、简化、协调、最优"的原则,在全厂推行了以"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监控、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巡检、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讲解、标准化资料"为内容的班组八个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TiCN薄膜在刀模具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它的结构和性能往往随制备工艺参数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为了研究沉积气压对杂化离子镀TiCN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找到合适的Ar和N2分压比以优化工艺参数,采用杂化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硅片以及不锈钢片表面制备TiCN薄膜,通过改变沉积过程中Ar和N2的分压获得不同的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维氏硬度计、摩擦磨损仪、XP-2台阶仪对薄膜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摩擦因数和沉积速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CN膜层择优生长方向主要表现为TiCN相的(111)晶面;试验中保持Ar分压为0.1Pa不变,增加N2分压,即沉积气压增大,薄膜的显微硬度先升高再降低,对应摩擦因数先降低再升高,沉积速率不断减小最终趋于平缓,而表面形貌受沉积气压变化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ABS-PVC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Brahender塑化流变仪及DSC-Ⅰ热分析仪对ABS—PVC合金在动态剪切受热过程和静态受热过程中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Ba、Cd等金属皂盐与铅盐混合热定剂体系中,Ba、Cd皂盐的配比为3:1左右其热稳定效果和制品颜色为佳。石腊与Ba、Cd等金属皂盐稳定体系配合使用其润滑作用远较其与铅盐系稳定剂的配合使用好。ABS与PVC树脂的不同配比使合金的动态剪切可加工时间出现最低值,此结果与Condon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即只要在PVC树脂中加入少量的ABS树脂会使PVC树脂发生脱HCI降解反应温度上升约20℃左右,而ABS继续增加则PVC树脂脱HCI的降解反应温度基本不变。就此现象本文还作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在对稀土-铬天青S(CAS)-芳环氮碱[吡啶、1,10-邻菲哕啉、2,2′-联吡啶(dipy)]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四元络合物显色反应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芳环氮碱配位体的存在不仅能增强RE~(3 )与CAS的络合能力,而且能提高其灵敏度。我们认为芳环氮碱配位体能增强RE~(3 )与CAS络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RE~(3 )与芳环氮配体的配位氮原子之间形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通过采用物理机械共混法来研制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ABS/PVC塑料合金树脂,并探讨了ABS/PVC合金材料存在的可能性和共混配方筛选过程中对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流变性能的研究。该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基本上达到了国内通用型中抗冲ABS树脂和国外类似产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对象由物性较好的储层逐渐向薄、差储层转变,为了进一步挖掘产能,寻找和开采剩余油富集区及未动用的二三类层和前期合层压裂动用差的层(包括重复压裂)。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压裂时效,油公司提出了小型压裂技术路线。吐哈油田温米油区针对前期薄层压裂压后含水上升,增产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急需寻求一种理想的方式来有效控制裂缝形态,最大限度发掘可动用储量,提出了弱交联体系的小型压裂思路,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小规模的裂缝形态,防止沟通底水和注水前沿。其主要的特征和技术难点:①具有单层薄、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压裂后形成的裂缝有效支撑程度低,②储隔层应力差较小,通过常规工艺参数不易控制裂高,在无明显隔层条件下很容易沟通底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