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醋酸为催化剂,乙醇为分散剂,先将偶联剂KH-570经溶胶-凝胶过程,生成表面带烯键的硅溶胶,再将其与工业化生产的常见硅溶胶共混,经过两种硅溶胶的交换、陈化等过程,使得工业化生产的常见硅溶胶的表面带上烯键,实现对工业化硅溶胶表面的烯键修饰。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A)等表征手段对修饰改性前后的硅溶胶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的不饱和烯键成功接枝到纳米硅溶胶的表面。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助溶剂对活化液的催化剂再生性能的影响,将某燃煤电厂失活退役的脱硝催化剂在相同清洗工艺下处理,随后分别浸入以草酸、乙醇胺作为助溶剂配制的活化液中,得到两个再生催化剂。采用XRF、氮气物理吸附法、原位吡啶吸附、NH3-TPD、Raman、XPS、H2-TPR以及固定床脱硝反应器等表征手段对新鲜样品、失活样品以及再生样品进行表面理化性质、脱硝性能测试评价。结果显示,脱硝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飞灰中的碱金属K、Na造成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下降、表面Lewis酸性位数量减少、V5+比例下降、活性VO x 减少及氧化还原性能下降。同时发现,两个再生催化剂在等量活性组分钒条件下,脱硝性能却表现出较大差异,乙醇胺助溶活化液再生的样品Ethanol-cat性能恢复至新鲜催化剂的97%以上,而草酸助溶活化液再生的样品Oxalic-cat却几乎无再生效果,这是因为两种活化液中的活性组分钒状态不同,乙醇胺助溶活化液中钒离子可有效恢复失活催化剂的酸性位数量、V5+比例、活性物种VO x 数量以及氧化还原性能,而草酸助溶活化液对失活催化剂的这些理化性质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3.
以分子筛为载体,采用低温浸渍法制备负载V_2O_5催化剂。采用XRD、FT-IR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对催化剂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PSRY为载体的V_2O_5/PSRY催化剂活性较好,金属助剂Cu(Cu与V物质的量比为0.1)的加入使V_2O_5/PSRY催化剂活性提高,T(85)为231℃。  相似文献   
4.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日趋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催生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于化学失活或物理结构破损等导致大量的废弃脱硝催化剂产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然而,SCR催化剂的主要成分钒、钨、钛等有价金属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随着SCR催化剂的广泛使用,脱硝领域将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针对从废SCR催化剂回收TiO2、WO3、V2 O5等金属元素,目前主要有酸法、碱法或氯化法等主要回收技术路线.在此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催化剂中钒、钨、钛等金属转变为其他形式化合物或进入到液相,再经过氧化、水解、结晶及煅烧等反应过程,实现产物分离以及产品性能提升的目的.回收的TiO2既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也可以用作涂料、光催化剂等其他材料;WO3、V2 O5、MoO3等可以直接作为原料用于脱硝催化剂再生或制备中,也可用于生产其他化工产品.从我国特有的煤电局面,以及钒、钨、钛冶金工业为基础,以资源循环利用的未来绿色化工为理念,从废脱硝催化剂的成分及原料性质出发,建议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及因材制宜地选择技术路线和生产.通过冶金和化工过程回收其有价金属,从强化工艺、高效回收利用、清洁生产三个方面考虑,探索低温反应降低能耗,减少酸碱用量、水耗,缩短工艺流程,提高产量和品质,从而优化整合出一套适合于废SCR脱硝催化剂回收的工艺,实现脱硝催化剂"生产-再生-回收"绿色循环.本文归纳了废钒-钛系脱硝催化剂回收的研究进展,分别对酸法、碱法和氯化法回收钛白,以及钒-钨分离提纯工艺等进行介绍,分析了废脱硝催化剂回收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以期为开发出一套高效清洁的废脱硝催化剂回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厂燃煤锅炉低负荷运行导致脱硝装置烟气温度偏低,硫酸氢铵中毒影响低温脱硝催化剂的长期稳定运行。本文分析了硫酸氢铵的形成机理及其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催化剂的影响,提出控制烟气中SO3浓度是减缓甚至避免SCR催化剂中毒的关键。文章从工艺和催化剂设计角度详细总结和分析了脱硝装置前端和脱硝装置中SO3的控制方法,并总结了硫酸氢铵中毒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表明,通过喷入碱性吸收剂降低脱硝装置前端SO3浓度的工艺和对催化剂组分及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以减少脱硝装置中SO3生成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未来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低温条件下长期运行难免导致催化剂失活,而在线升温是恢复中毒催化剂活性的良好方法,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相应工艺。  相似文献   
6.
以三氯甲烷为溶剂,采用苯乙烯沉淀聚合法对硝酸铵进行包覆。实验考察了聚合工艺条件对包覆后硝酸铵的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苯乙烯浓度的增大和聚合温度的升高,包覆后硝酸铵吸湿性先减小后增加;当聚合温度为60℃、苯乙烯用量为聚合体系总质量的4%时,包覆后的硝酸铵的吸湿率最小,比包覆前降低了88.8%。包覆后的硝酸铵的吸湿性还受原始硝酸铵颗粒大小的影响,在实验范围内,硝酸铵的粒径越小,包覆后的硝酸铵的吸湿性越小。  相似文献   
7.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资源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之后,SCR脱硝成为电厂脱硝的必要技术,催化剂作为SCR技术的核心部分,其设计运行寿命为24000h,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由于灰尘等有害物质造成在3年内失去部分活性,SCR脱硝系统需更新催化剂。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失效的催化剂将急剧增加,废弃的催化剂面临处置问题。本文从资源化利用的角度探讨SCR催化剂的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内蒙古电视台自行设计的7讯道数字转播车为例,详细介绍了转播车视频系统采用倒数传输的设计思想,车内结构与布局,系统配置与设备选型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某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使用前后性能测试及失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电厂SCR脱硝装置运行22 080 h的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催化剂进行脱硝率测试及化学表征。研究表明,运行了22 080 h的催化剂的脱硝率为57%,催化剂破碎和断裂较严重,比表面积下降2.48%~5.12%,XRD及XRF表征发现,催化剂被灰尘堵塞,有明显的K和Na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完成,产生了成本增加、喷氨超标等问题。通过机器学习对电厂运行数据建模和优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综述了NOx减排中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应用场景。在算法方面,归纳了数据预处理、算法模型和模型参数优化3个过程的研究现状,给出了各个过程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情况及适用性,提出了变工况数据预处理方法、多目标优化中目标函数的构造方法等未来研究方向。在应用层面,总结了机器学习在炉内低氮燃烧、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运行优化、全系统综合节能降耗等过程的实施方法及其运行效果,展望了长周期动态建模控制及多电厂联合建模等未来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