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K2O-MgO-Al2O3-B2O3-SiO2-F为基础玻璃体系,按氟磷灰石元素组成向其中添加不同含量的Ca、P和F,配合料经过1500℃高温熔化后在580℃退火处理1.5h,具有特殊分相结构的前躯体玻璃经过两步晶化后得到了不同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微晶玻璃。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片状氟金云母和针状氟磷灰石;随着分相结果的不同,针状磷灰石表现出随机分布和取向聚集分布两种分布形式;在具有磷灰石取向性的样品中,平行于磷灰石c轴方向的可切削性明显低于垂直方向的,而在磷灰石随机分布的微晶玻璃中,可切削性则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共沉淀方法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颗粒尺寸在纳米级的生物活性玻璃(NBG),研究了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PEG-10000)对玻璃颗粒的分散性能、微观形貌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加入PEG制得的纳米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呈现不规则形态,粒径小于50 nm.加有PEG的玻璃颗粒形状趋于规则的球形,分散性大大提高,颗粒粒径在40~100 nm,而且加入PEG的浓度越高,制备的颗粒粒径越小.通过比较纳米级的生物活性玻璃与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在模拟人体体液(SBF)中的表面矿化研究,发现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比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有更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融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生物活性玻璃45S5和SGBG,通过SEM、BET及XRD等方法对它们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建立了SD大鼠糖尿病皮肤创面模型,通过对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以及HE染色分析,探讨了生物活性玻璃对促进糖尿病难愈创面愈合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凡士林组相比,生物活性玻璃组能加速创面愈合,且SGBG具有纳米结构,其比表面积更大,与45S5相比能缩短糖尿病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愈合速度。组织学分析表明生物活性玻璃能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由此表明生物活性玻璃能促进大鼠糖尿病创面的修复,且具有纳米结构的SGBG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实验前期用冷冻干燥法合成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COL)与粗胶原纤维复合的组织工程支架. 本实验将支架与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共同培养, 评价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并将复合了成骨细胞的支架材料植入裸鼠皮下, 探讨其异位成骨的性能. 研究结果显示rMSCs可以在BG/COL多孔支架材料表面成功粘附、铺展、并向多孔支架内部迁移,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双链DNA(ds DNA)数量增多, 细胞增殖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明显. 将种在复合材料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14d后切片染色, 其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素表达均呈强阳性. 体内植入实验的裸鼠健康状况良好, 伤口完全愈合, 6w后BG/COL周边及内部有骨组织和血管生成. 由此证明, 这种新型的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其复合了成骨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的性能, 因此这种材料是理想的应用于骨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结合粒子沥滤-溶剂挥发法,制备以胶原作为孔壁修饰体的生物活性玻璃(BG)/聚己内酯(PCL)多孔骨修复复合材料。用SEM、FTIR、XRD、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和pH计等对材料的多孔及孔壁形貌、矿化活性、矿化溶液中离子浓度、pH值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采用bE重法和称重法研究了胶原对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和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调查是在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为纪念2009年世界环境日举办主题科普展览期间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参观科普展览的受众群体文化层次较高、年龄层次偏小,多为21~30岁人群,男女比例基本一致;接近一半的受众有主动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的需求,植物园举办科普展览满足了受众观光休闲、学习的双重要求。举办一个优秀的科普展览要对展览的主题、宣传、内容、形式以及对象等进行认真考虑是这次科普展览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7.
辣汤鱼     
川菜中的麻辣味菜肴总是让人百吃不厌。笔者最近制作出了一款麻辣味的“辣汤鱼”,推出后很受食客欢迎。由于这款菜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故特别适合家庭制作。原料:鲜活鲤鱼1条约600克 生姜20克 大蒜20克 大葱50克 蒜苗50克 芹菜50克 小青椒50克 干辣椒30克 花椒5克 郫县豆瓣30克 精盐、胡椒粉、料酒、味精、鲜汤、精炼油各适量制法:1鲤鱼宰杀后治净,斩下鱼头剁开成两半,然后将鱼身对剖成两半,再将鱼身斩成约15厘米宽的条,均纳盆,用生姜10克、大葱、精盐、胡椒粉、料酒等腌渍片刻。2剩余的生姜切丝;大蒜切丝;蒜苗切节;…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生物活性玻璃颗粒, 通过在溶胶中加入柠檬酸来控制生物活性玻璃的形态结构。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结构和形成机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作为水解催化剂可以方便地控制生物活性玻璃的纳米结构形态, 有利于制备较小粒径、 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生物活性玻璃。这种制备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 低成本制备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并控制其纳米粒子形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笔架岭火山口及峨蔓湾地质遗迹景观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儋州市峨蔓地区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宝库,地质资源十分丰富,有著名的笔架岭火山口、峨蔓湾、龙门激浪等地质遗迹。笔架岭火山口地质遗迹是北西走向的五个火山口形成的火山口群,火山口附近有巨大的火山集块岩,离火山口2 km的靠海方向有一系列火山碎屑沉积物,构成十分完整的火山口喷发由粗到细的沉积系列。峨蔓湾是儋州第一湾,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尚未开发的海湾之一,其玄武岩台地及海岸,主要是早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火山熔岩构成的,长期以来历经风化和海浪撞击、侵蚀作用形成了陡峭的海蚀崖、海蚀柱等,成为海南岛火山熔岩海蚀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岸段。笔架岭火山口及峨蔓湾是国内少有、省内罕见的地质遗迹。利用和保护好该地质遗迹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