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田家洼选煤厂存在低灰分的粗粒级煤泥损失大、浮选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对浮选入料及出料进行筛分分析,提出采用MVS型高频电磁筛对入浮煤泥分级的改造措施;改造后,改善了浮选柱入料粒度组成,提高了浮选精煤产率和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黏度测定方法、粒度级配、质量分数以及温度4个因素对管输煤浆黏度值的影响,以陕西神南矿区煤样制备浆体为样本,通过试验研究来探索上述因素对黏度测定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旋转黏度计黏度测定值比毛细管黏度计黏度测定值高约30%;黏度测定值随着Ⅳ粒度区间占比、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管道煤浆黏度值测定的试验,均需进行黏度测定方法、粒度级配、质量分数以及温度4个影响因子的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3.
抑制剂在煤泥浮选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接触角测量和红外线检测分析,论述了抑制剂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抑制剂对阳泉无烟煤高灰煤泥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变性淀粉作为抑制剂时,精煤灰分降低最为明显,当用量为1 kg/t时,得到浮选精煤产率为64.74%,精煤灰分为8.7%。  相似文献   
4.
煤浆制备是管道输煤工程的第一道工序,文章针对管道输煤工程中所输送煤浆在浓度、粒度级配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设计出一套以棒磨机为主体设备,涵括了定量给料系统、棒磨机磨煤系统、给水系统以及返料系统四个子系统的管输煤浆制备工艺流程,同时对流程中各子系统工艺控制逻辑进行设计,利用定量给料系统与给水系统进行浆体浓度的控制,利用棒磨机磨煤系统和返料系统进行浆体粒度的控制,最终制备出符合管道输送要求的煤浆产品。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循环经济示范园光伏企业排放的含氟污水成分复杂、 NH3-N和F-浓度高、可生化性低的特点,设计采用以芬顿氧化-水解酸化-AO生化-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为主的组合工艺。该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 NH3-N、 TN、 TP、 F-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80、 35、 50、 4、 8 mg/L的条件下,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DB34/2710—2016《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表2中的城镇污水处理厂I标准,且出水ρ(F-)≤1 mg/L。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运行成本及动力消耗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