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注册计量师的学习教材中,介绍了3种判别异常值的统计方法,但有时我们会因为狄克逊准则公式多、难记而放弃。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狄克逊准则的规律,这样记住狄克逊准则就很容易了。首先将重复观测值按由小到大的规律排列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学四年级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方法: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学质量。课程内容划分为讲授内容和讨论内容。教学方法引入了"讨论式"教学,并改革了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3.
以微发泡聚氯乙烯(PVC)为模板,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水溶液为掺杂剂和酸性介质,通过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了PVC-聚苯胺(PANI)导电合金,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四探针电导测试表征了PVC-PANI合金粉体的结构与性能,并论证了掺杂机理。结果表明,PVC-PANI合金具有表面镶嵌包覆、内部局部交联的结构;PANI在复合粉体中的质量分数达到了10.28%,电导率达到80 S/m;以PVC-PANI合金粉体为填料,所得PVC-PANI/PVC共混物材料的导电逾渗阈值在聚苯胺质量分数为2.0%~3.3%时,PVC-PANI/PVC共混物材料的电阻率急剧下降(109Ω·cm→106Ω·cm),实现了PVC的导电功能化。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机床主轴是工件或刀具的位置基准和运动基准,它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在生产中,因主轴精度使缸套加工精度(几何尺寸、形位公差)降低而产生的废品占相当比例。本文分析了几种主轴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供同行参考。 2 主轴轴向窜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为了丰富单壁碳纳米管(SWNTs)表面的官能团,增加碳管的化学反应活性,采用混酸氧化和紫外光辐照催化条件下氨-氧化等表面修饰手段对SWNTs进行表面修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混酸氧化使SWNTs端口打开,表面变得粗糙,管壁引入了羧基等活性官能团,进一步的氨-氧化使得SWNTs表面引入氨基,同时部分羧基转变为酰胺基。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稀土氧化物与无机阻燃剂的协同作用,将氧化铈、氧化镧加入到含有铝镁复合阻燃剂的EVA/HDPE阻燃体系中,制备了含有稀土氧化物的复合阻燃材料.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力学性能,并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金属氧化物对无机阻燃体系有明显的协同阻燃增效作用.稀土氧化物可以改善无机阻燃剂在基体树脂中的均匀分散,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 我厂在492Q气缸套的生产中,原半精车工序是使用C730—1专用机床。夹紧方法如图1。 气缸套在被夹紧的同时,沿轴向产生移动。为了满足工艺要求,气缸套的轴向定位采用在机床上安装定位的方法来保证。半精车工序的设备改用C7632液压半自动机床后,受设备自身条件的限制,原有的定位方法不能采用,而由操作者目测控制。由于气缸套定位不准的问题时有发生,所以容易发生总长短,内孔圆度公差超差及靠近气缸套上、下端内孔磨不着的废品。经过反复实践,我们设计了手握剪式定位器,较好地解决了气缸套轴向定位难题。  相似文献   
9.
黄婕  牛红梅 《广东化工》2014,41(21):225-226
通过对《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授课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孔子治学思想对《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的启示;探讨了明确教学任务,突出教学重点,理清授课思路,因材施教,层次分明地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教学方法在《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鹿骨蛋白最适提取温度和最佳酶解工艺并检测其抗氧化活性。方法:根据鹿骨蛋白的蛋白浓度筛选出最适提取温度,根据水解度(DH)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设计筛选鹿骨多肽的最佳酶解工艺,并通过测定鹿骨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价鹿骨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温度为95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及实际验证确定了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分别为胃蛋白酶酶用量6200 U/g,温度37.3 ℃,pH2.0,时间3.2 h,此时的水解度为11.23%;胰蛋白酶酶用量6300 U/g,温度37.2 ℃,pH8.1,时间4.0 h,此时的水解度为23.09%。鹿骨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3.72、2.24 mg/mL。结论:本实验得到了鹿骨蛋白最佳提取温度并确定鹿骨多肽最佳酶解工艺,且鹿骨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说明鹿骨多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