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粘胶纤维表面进行接枝预处理,采用耐酸耐碱型表面活性剂APG作为载银纳米SiO2抗菌剂的乳化分散剂,以两种不同工艺方法分别制备抗菌粘胶纤维,测试制得的抗菌粘胶纤维的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粘胶纤维经接枝过渡层预处理后,纳米抗菌剂渗入接枝过渡层,形成一层抗菌功能层,与未经预处理制得的抗菌纤维相比,该工艺制得的抗菌粘胶纤维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及耐洗涤性,且其力学性能有利于后处理加工。  相似文献   
2.
烷基糖苷在阻燃粘胶纤维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烷基糖苷(APG)作为阻燃材料的分散剂,加入粘胶胶液中,用以制备阻燃粘胶纤维,并与常规阻燃粘胶纤维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经SEM,红外光谱及取向度测试对2种阻燃粘胶纤维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以APG作为阻燃材料分散剂制备的粘胶纤维,其阻燃材料在纺丝过程中与纤维素共聚形成互相嵌套的交联网,纤维的结晶区比常规阻燃纤维明显增加;结晶取向度比常规阻燃粘胶纤维有了显著提高;纤维的干湿强力比常规阻燃粘胶纤维提高了17%以上;成丝阻燃剂用量减少了20%,极限氧指数可达29。  相似文献   
3.
狄友波  李忠  王欣 《中国纤检》2010,(23):78-80
通过采用阳离子染料对纳卡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纤维的染色饱和值、染色速率、上染速率曲线图、耐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等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纳卡纤维的染色饱和值为1.9g染料/100g纤维;染色速率V为2.2,属中速;从上染速率曲线可以看出,上染速率转变温度为90℃;染色时温度高于90℃后,要严格控制升温速率,以提高匀染效果;纳卡纤维的耐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都在4级以上,均达到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山羊绒/纳米绒/品德尔/纳卡半精纺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品德尔、纳卡、纳米绒及山羊绒4种纤维的性能分析,结合4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开发出了纱线线密度24.0 tex×2山羊绒/纳米绒/品德尔/纳卡(30/30120/20)的半精纺针织纱,改善了4种纤维的可纺性,并使其各自的优点得到进一步提高.采用毛纺与棉纺相结合的半精纺技术,优选纺纱设备,对纱线规格及工艺流程进行了设计;对在纺纱过程中的预处理、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并捻等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设置;简单介绍了各工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秋葵蛋白黏胶纤维回潮率、膨松度、抗炎性的测试分析,利用秋葵蛋白黏胶纤维纯纺织物和秋葵蛋白黏胶、棉混纺织物进行对比,包括透湿性、导水性、透气性、保温性、缩水性等。结果表明:秋葵蛋白黏胶纤维回潮率、膨松度比普通黏胶纤维好,吸湿性较好;纯纺织物吸湿透湿性、导水性均优于混纺织物,并具有优良的热湿舒适性,缩水率较大;具有一定抗炎作用,亲肤性好,安全舒适,适用于婴幼儿贴身装、高档内衣及医疗织物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法选择了APG/EL-20乳化分散体系,解决了HPTP颗粒大、分散性不好的问题。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法等方法测试了阻燃黏胶纤维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纤维断面上有分布均匀的绒毛状结构;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其阻燃效果明显增强,经30次水洗测试仍保持阻燃效果。制备的黏胶纤维,第一次分解温度减少约20℃,分解速度加快;二次炭化时变得困难,第二次分解速度变缓,炭化温度提高约30~50℃;纤维燃烧后表面生成炭化层,保留了纤维的结构;阻燃黏胶纤维强力比常规阻燃黏胶纤维大,但比普通黏胶纤维有一定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纳米技术在毛(绒)纤维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纳米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氧化锌纳米材料对毛(绒)纤维进行剥鳞,将处理后的纳米毛(绒)纤维与山羊绒性能进行对比,指出纳米毛(绒)纤维具有抗起球、完全易护理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超细羊毛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和功能整理,研究了纤维表面形貌结构的变化对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功能材料和超细羊毛纤维的结合对服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度为16.5~17.5μm的超细羊毛经改性处理后细度降低约0.5~0.8μm;纤维顺、逆摩擦因数比山羊绒降低20%~40%;功能材料与纤维的结合,使初始模量较改性前降低了10.4%;抗起毛起球性能达到4级。  相似文献   
9.
超细羊毛经纳米技术处理后,纤维表面结合有非/阳离子型功能材料,通过功能材料与不同离子型和毛油的相容性实验,分析了纳米超细羊毛纤维使用不同离子型和毛油后对其手感的影响.实验表明,含有阴离子的和毛油会导致纺纱过程中超细羊毛纤维发生黏并,出现锡林绕毛现象,影响毛纱质量,并造成纤维手感下降;采用非离子型或非/阳离子型和毛油可避免梳理过程中锡林绕毛现象,并保持纳米超细羊毛原有的手感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一种阳离子柔软剂在羊毛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双长链酯基季铵盐类阳离子柔软剂EQ-1在超细羊毛及织物上的应用,研究了此种柔软剂在羊毛织物上柔软性、膨松度、染色性、生物降解性及皮肤刺激性等不同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EQ-1柔软剂在羊毛织物应用中柔软性与D1821性能相当,膨松度比未处理样品上升了约5%,EQ-1生物降解性10 d后降解度达到了87%,特别适用于贴身面料的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