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班丽君 《山西建筑》2014,(15):204-205
对导致桥头跳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地基、路堤、路面三方面提出了桥头跳车的处治对策,以期针对桥头跳车的成因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减少桥头跳车对公路桥梁的影响,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在液相还原法制备的纯Cu2O样品中,采用浸渍法分别引入Mg、Al、Fe助剂制备Cu2O-MgO、Cu2O-Al2O3、Cu2O-Fe2O3催化剂。采用XRD、FT-IR、TEM和H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助剂的加入对甲醛乙炔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助剂对催化剂的结晶度和可还原性能有较大影响,进而使甲醛乙炔化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相比MgO与Al2O3,Fe2O3的引入,使Cu2O结晶度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Fe2O3与Cu2O之间产生强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乙炔亚铜活性物种的形成,从而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甲醛与乙炔缩合制取1,4-丁炔二醇是乙炔化工的重要方向。探讨铜基催化剂在甲醛乙炔化反应中的演变及催化作用机制,并开发更高效的甲醛乙炔化催化剂是一个值得科学与产业界关注的课题。本工作在前期页硅酸铜催化剂制备及甲醛乙炔化性能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热处理温度的调整,在焙烧温度为650℃时,构筑了限域于SiO2网络结构中的CuO纳米晶催化剂。CuO纳米晶适宜的化学环境,使其在甲醛乙炔化反应初始阶段快速形成活性炔化亚铜,获得了1,4-丁炔二醇收率80%左右的结果,克服了页硅酸铜物种转化为炔化亚铜速率慢、诱导期长的弊端。SiO2网络结构的限域作用也进一步抑制了活性组分的流失,在6次套用实验中1,4-丁炔二醇收率几乎不变,呈现出良好的使用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煤的可磨性是动力用煤和高炉喷吹用煤的重要特性。哈氏法和VTI法所测得的可磨指数因计算方法不同而差别很大,但是它们的测试原理完全相同,都是根据磨碎定律:在研磨煤时所消耗的功(能量)与煤所产生的新表面积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煤灰中钾、钠含量的测定中,易被忽视而又容易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的几个因素,对于指导煤灰中钾、钠含量的测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