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11篇
轻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UC3844集成芯片实现的双管正激多路输出电路,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电路启动和控制设计方法,该控制办法简单、成本低、工作频率高、实用性强,同时设计了两种输出方案以满足不同需要,与一般的双管正激电路相比,该电路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实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酸度溶解试验、共存元素干扰实验,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建立了ICP-AES测定人造骨.高纯羟基磷酸钙中高含量磷(18%)和钙(40%)的分析方法。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9.0%-101.3%,相对标准偏差≤0.31%。该方法简便 :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ICP-AES法测定钕铁硼合金中的硼、铝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钕铁硼合金中硼、铝的方法。研究了基体和共存元素对被分析元素的光谱干扰。采用基体匹配法克服基体效应影响,利用仪器软件建立数学模型消除主量元素的光谱干扰。进行了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RSD〈2%,回收率98%~103%。结果表明,本方法快速、准确,可以满足钕铁硼合金中硼、铝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择灵敏度高的光谱线(324.754 nm)作为铜的分析线,对镍合金和铁合金试样采用不同的溶解方式,在高低标溶液中加入与样品同量的铌、钒和铁消除铌、钒的光谱干扰和铁基体的背景影响,实现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镍合金(包括高钨高铬镍合金)和铁合金中微量铜。铜含量的线性范围是0%~0.5%,方法的检出限为0.0078μg/mL,用于标准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9%。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谐振式DC/DC变换器,其功率开关的驱动信号由一个回路中的变压器次级绕组电感、电容、稳压管谐振获得.该变换器可产生瞬间的高电压和大电流脉冲,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讨论了其设计过程.该变换器的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电路拓扑结构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干扰素α_(2b)工程菌的生物学特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和了解重组人干扰素α2b(以下简称rhIFN-α2b)工程菌的生物学性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方法 通过对rhIFN-α2b工程菌的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全面了解工程菌的性质。结果rhIFN-α2b工程菌呈现典型的大肠杆菌形态,在甘油中可以贮存1年,在冻干条件下可以保存2年,其生物学特性比较稳定。结论 rhIFN-α2b工程菌生物学特性稳定不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磁性材料中微量铬和镍的分析方法,对样品溶解介质和共存元素干扰进行了试验,优化了测定条件,样品分析结果与ICP—AES法分析数据进行了对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5%,铬和镍加入回收率在93.3%-110%之间,分析结果表明此法快速、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8.
ICP-AES法测定化妆品中Ti、Zn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P—AES法对化妆品中Ti,Zn含量进行测定,用H2SO4-HNO3-HF消解样品,对样品溶解酸度、温度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溶解样品的方法,加入内标元素校正基体效应的影响,选定了Ti,Zn分析线。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表明,本方法快速、准确,可以满足化妆品中Ti,Zn的分析要求,RSD〈2%,回收率98%-102%。  相似文献   
9.
通过酸度溶解试验、干扰实验等,建立了ICP—AES测定软钎料中杂质铅和铁的分析方法。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9.2%~10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2%,铁的检出限0.11μg/mL,铅的检出限0、08μg/mL。该方法快速准确,已应用于软舒特生产分坼寺,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不同精炼程度油茶籽油在储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并为油茶籽油储藏技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同一批油茶籽压榨制取4种不同精炼程度油茶籽油,研究了储藏期间油样的质量安全指标与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储藏期间,毛油酸值上升最快,上升了29.85%;碱炼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上升最慢,分别上升了3.48%和5.97%,适度精炼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保存最好,且更有利于VE以及角鲨烯的保持。精炼油生理活性物质中VE和角鲨烯在储藏期间损失较多。从生理活性物质来看,适度精炼更有优势。在采用较好油茶籽油原料的基础上,通过适度精炼来保证油茶籽油储藏过程中的品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