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中继阀工作原理及故障机理的详细剖析,结合车辆检修数据,研究了地铁车辆制动系统中继阀泄漏引起的常用制动不缓解故障,提出了以制动控制单元发出制动缓解信号到制动缸压力缓解至压力开关动作时的这段响应时间△t作为中继阀泄漏引起常用制动不缓解故障的故障特征量.采用AMEsim软件搭建了基于实际物理结构的中继阀模型和制动系统模型,引入故障模型,动态仿真了中继阀泄漏引起常用制动不缓解故障,研究了密封圈老化和复位弹簧老化2种故障原因下故障特征量-响应时间随着故障程度加剧时的变化趋势,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在中继阀检修中需要首先关注复位弹簧性能,其次检测密封圈密封性,为中继阀检修提供了指导性意见.通过使用地铁车辆制动系统28次制动工况在线数据以及试验台模拟的2类隐患工况进行故障特征量分析,验证了使用响应时间作为故障特征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石化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凌波  李龙  程梦婷  方向晨 《化工进展》2020,39(3):1196-1208
无组织排放占石化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主导地位,排放点多、面广、量大、分散、无规则,总体表现为大型面源或体积源,监测难度很大。本文评述了点、线和面(通量)等VOCs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及应用进展,总结了石化企业VOCs无组织排放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难点,提出了石化企业VOCs无组织排放监测体系及适用监测技术。总体上,石化企业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存在排放清单质量不高、源头监测及溯源困难、排放烟羽及其迁移扩散途径无定形、厂界等开放空间难以封闭监测、常规监测的时间和空间覆盖有限等问题或技术难点,可复合应用点、线、面及通量监测技术,结合常规离线、实时在线、排放通量、移动快速响应等监测设计,构建覆盖排放与环境影响的多元化、网络化、立体化监控体系。未来石化企业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将向多层级、智能化和大数据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3.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密封点台账建立、检测以及数据库开发运用等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而LDAR质量审计审核是LDAR质量改进的重要方法。阐述了LDAR审计审核技术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和在国内的现状,结合中国石化LDAR实施过程中的多轮审核机制,提出未来LDAR审计、审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目前已被列为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一。二氧化硫的产生主要来自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其排放源主要是工业企业中的各种燃烧设施,属于有组织排放。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二氧化硫排放依赖于准确可靠的排放监测技术。主要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工业污染源二氧化硫排放监测技术,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石化企业主要以无组织形式排放烷烃、烯烃、芳烃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仅污染大气,也引起加工损失。为有效控制和减少石化VOCs排放,有必要监测石化企业VOCs排放总量及分布。红外掩日通量遥感监测技术(SOF)是当前VOCs无组织排放通量监测最佳实用技术之一,简要介绍了其技术原理、测量方法、应用范围及在石化VOCs排放监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是炼化设备密封点泄漏VOCs排放控制最佳实用技术,中国石化在国内较早开展LDAR研究,探索并开发了符合国情的中国石化LDAR成套技术。从LDAR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建点建库、泄漏检测等方面介绍了中国石化LDAR成套技术及其应用进展,结合发达国家LDAR发展情况,提出了中国LDAR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