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粒径聚丙烯酸丁酯胶乳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生产工艺中的基础胶乳聚丙烯酸丁酯(PBA),考察了配方和工艺条件对其粒径增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成种子胶乳时可加入质量分数0.2%~0.8%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在种子胶乳粒径放大试验时,加入质量分数0.3%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补加的单体量为种子胶乳总固体物质量的33倍可以得到大粒径的PBA胶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进行PBA胶乳粒径放大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共聚胶乳,用红外光谱对胶乳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加料方式、水油体积比和引发剂与胶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合中分3次加料可使反应更平稳地进行;控制水油体积比在1.50左右更易于反应的控制,胶乳性能也较好;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2%~0.4%时反应体系稳定,胶乳中的单体残留量少,共聚胶乳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4.
考虑井筒储存与表皮效应影响的脉冲试井理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冲试井用来确定油藏的传导系数和储存能力,通过改变激动并(脉冲井)的产量并在附近观察井(响应井)上观察压力响应来进行脉冲试井。 本文给出考虑井筒储存和井壁的表皮效应的脉冲试井理论模型。以往研究多采用切线法,这种方法局限性很大,常给解释结果带来误差。本文引入割线法,可以在压力曲线的任一位置做平行线时,明显提高了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5.
从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出发,介绍了星形支化结构改善合成橡胶加工性能的原理,对比分析了星形支化橡胶合成采用的先臂后核法、先核后臂法和核臂同时法的技术特点,总结了支化聚合物支化因子和平均臂数的表征方法,综述了不同合成橡胶胶种在星形支化方面取得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指出在星形支化合成橡胶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中,要结合现有橡胶和聚烯烃工业的主要原料,如苯乙烯、异戊二烯和丁二烯等共轭烯烃,设计合成新的支化剂,并以此开发星形支化合成橡胶。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丁基橡胶的生产现状及消费情况,并调研了主要丁基橡胶生产商的产品牌号及性能,对丁基橡胶的消费情况进行了预测。找出了我国丁基橡胶产品与国外产品在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对丁基橡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和苯乙烯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附聚剂。探讨了水油比、引发剂用量、不同乳化剂对附聚剂粒径、粘度和固含量的影响,并对附聚剂共聚物的红外谱图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了附聚剂的最佳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8.
针对橡胶聚合过程中转化率检测耗时长、对指导生产相对滞后的问题,开发了在线近红外光谱检测乳聚丁苯橡胶聚合过程转化率分析技术,建立了检测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仪器检测与化验室人工分析转化率结果之间的绝对偏差基本在±2以内,误差较小且缩短了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9.
人工压裂后在油气藏中产生了水力裂缝,油气井的生产动态已经成为具有水力裂缝的油藏工程问题,为了经济合理地开发,需要分析评价压裂效果,预测产量。分析、研究了具有垂直裂缝的无限大均质地层中,在定井底流压生产条件下压裂井的流量动态,建立其渗流模型,并利用牛曼积原理、格林函数等方法进行求解,最终绘制出产量预测曲线,通过曲线拟合,确定油藏参数,从理论上进行了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10.
梁滔  翟云芳  李晶 《化工科技》2001,9(1):31-33
以交联丙烯酸丁酸胶乳为基础胶乳(PBA),用苯乙烯(St)、丙烯腈(AN)为接枝单体接枝聚丙烯酸丁酯胶乳粒子上,形成核壳结构,该树脂是优异的树脂抗冲改性剂。得出了补加乳化剂、引发剂、单体浓度、苯乙烯/丙烯腈配比、链转移剂量用对丙烯酸丁酯接枝聚合的影响规律。制得了抗冲改性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