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核壳型乳胶粒的聚合机理,重点叙述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机理的分类,详细说明了核壳型乳胶粒的制备方法,提出了核壳乳液聚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引入极性基团羧基,然后用三乙胺中和成盐,加水相反转,得到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溶剂、中和剂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研究了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对乳液黏度、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以DO4为水溶性固化剂,探讨了固化剂用量和烘干温度对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10℃,采用正丁醇和丙二醇甲醚溶解环氧树脂,并使用三乙胺为中和剂时,得到的乳液性能较好.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大,黏度降低.乳液具有良好的稀释、冻融和贮存稳定性.当固化剂用量为15%,烘干温度为80℃时,制得的胶膜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用于改性环氧树脂(EP)的纳米材料的种类与基本性质,纳米材料在EP中的分散技术以及纳米材料改性EP的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纳米材料改性EP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采用半连续聚合工艺,使用可聚合非离子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ANPEO10)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不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用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作对比。结果表明:ANPEO10乳化体系比OP-10乳化体系的反应活化能小、粒径大、粘度变化幅度大;用可聚合乳化剂ANPEO10提高了乳胶膜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次投料法,以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为乳化剂制备了固含量为10%的纯丙微乳液,对其聚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纯丙微乳液聚合反应的最终转化率没有影响;整个反应过程不存在恒速期;但随温度的升高乳胶粒粒径减小,反应速率增快,乳液的聚合稳定性下降;纯丙微乳液聚合成核方式主要以胶束成核为主。  相似文献   
6.
采用半连续预乳化的聚合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作为可聚合乳化剂制备了纯丙乳液,研究了三种功能单体丙烯酸(AA)、衣康酸单丁酯(MBI)及衣康酸二丁酯(DBI)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使用其他功能单体,DBI作为功能单体时的乳液性质比较好,适宜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5%。  相似文献   
7.
将Dawson结构的18-钼砷酸(As2Mo18)与喹啉形成的电荷转移盐分别与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进行薄膜组装,得到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性的H6As2Mo18O62·9C9H7N·1.5C2H6O/PVA和H6As2Mo18O62+9C9H7N·1.5C2H6O/PVP杂化薄膜,通过热重、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对杂化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致变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后杂多酸与聚合物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杂多阴离子中的Mo^Ⅵ被还原为Mo^Ⅴ,同时聚合物被氧化。  相似文献   
8.
肖娴  袁婷婷  翟良芳  鲁德平 《粘接》2013,(7):40-43,39
以衣康酸二丁酯(DBI)为第1功能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第2功能单体,合成了固含量为45%的纯丙乳液,并在室温与己二酰肼(ADH)交联。通过控制DAAM的用量,制备了一系列的室温自交联乳液,研究了DAAM用量对乳液和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AAM的加入对乳液和胶膜的各项性能均有一定改善,DAAM的适用量为3%。  相似文献   
9.
郭普生  翟良芳  尚文  管蓉 《粘接》2012,(4):79-83
硅酸盐胶粘剂以其优异的粘接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在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的生产和粘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3类新型硅酸盐无机胶粘剂,及其在模具铸造、陶瓷及陶瓷复合材料、涂料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粘接机理做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了硅酸盐胶粘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