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建筑科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剩余污泥含水率对中温固态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厌氧消化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液态厌氧消化会产生大量处理成本较高的沼液,固态厌氧消化则能克服这个缺点。以脱水后的剩余污泥为原料,并用秸秆调节碳氮比,研究了中温(35℃)条件下含水率(65%~85%)对固态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消化初期产生高浓度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并导致初期p H值迅速下降至5.5~6.2,VFA浓度和含水率呈正相关。含水率越高,反应启动越快,反应周期越短。当含水率为70%~80%时,VS的降解率达到56.0%~58.3%,甲烷产率为452.9~459.5 m L/g。因此,对于污泥的中温固态厌氧消化,适宜的含水率为70%~80%。  相似文献   
2.
试验合成晶相钴铁镍水滑石(CoFeNi-LDH),并利用其催化过硫酸氢钾复合盐(PMS)降解制药废水。考察了体系中CoFeNi-LDH和PMS投加量对制药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降解前后Cl~-和pH值的变化,并对CoFeNi-LDH材料进行了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室温下,当CoFeNi-LDH与PMS的投加量分别为2.0 g/L和4.0g/L时,反应2 h后,制药废水COD质量浓度从600 mg/L左右下降至200 mg/L左右,随着CoFeNi-LDH和PMS投加量的增加,制药废水COD去除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在降解过程中,含硝基有机物被有效降解,废水中Cl~-在2 h内降低了90.9%,且pH值由碱性变为中性。连续重复试验表明,CoFeNi-LDH作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3.
跨行政区的小流域水污染特征复杂,且因行政主体不同而导致水环境治理困难。以合肥市二十埠河小流域为例,采用现场调查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流域污染特征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点源为流域内最重要的污染源,由点源产生的各主要污染物入河负荷贡献率达47.3%~65.4%。各行政区域对河流的污染贡献率存在差异,上游的新站区对二十埠河的污染贡献率最高(COD占比47.88%, TP占比45.67%),下游的肥东县内存在大片农田和散户畜禽养殖,造成NH3-N入河负荷较高(37.96%)。新站区(汛期)和肥东县(非汛期)的NH3-N环境容量为负值,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分别需要削减NH3-N入河负荷21.60和81.18 t/a。为改善二十埠河水环境质量,建议将点源污染控制作为流域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并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解决NH3-N环境容量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混凝气浮-SBR-CRI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农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混凝气浮-SBR-CRI组合工艺处理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的农药废水,结果表明:混凝气浮作为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在生化池中添加大粪,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补充了碳源,使CODCr、BOD5、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在80%、90%、70%、90%以上;CRI作为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降低废水毒性,确保系统出水达标排放。中试研究证明该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农药废水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质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适应新形势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水分析化学课程目前在教学目标时效性、教学方式多样性、理论实践同步性、考核方式合理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研融合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弹性立体填料为载体、连续流进水方式运行两组生物膜反应器。通过不断提高进水负荷、降低C/N的方式驯化生物膜,探究投加20 mg/L聚合氯化铝(PAC)对生物膜性能及低C/N煤气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监测发现,未投加PAC的R1组和投加PAC的R2组两组生物膜耐冲击负荷能力良好,有机物去除效果稳定;后期稳定运行时R2组和R1组TN去除率分别达84%、79.4%以上,脱氮性能良好,且PAC的投加使除磷率达98%以上。由数据分析可知,20 mg/L PAC的投加有利于提高生物膜生物量、促进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多糖的分泌;SEM及菌群分析发现PAC的投加改变了微生物种群结构、驯化了脱氮除磷优势菌种。通过合适的驯化培养,可以实现PAC耦合生物膜法对低C/N工业煤气化废水较好的处理效果,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形成,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向启动初期的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投加粉末状天然含铁矿物,从反应器性能、污泥变化情况和颗粒污泥特征等方面研究分析了该条件下厌氧氨氧化污泥的颗粒化过程。在投加含铁矿物质粉末后,颗粒污泥占比从反应器体积的0.9%提高到了15%,颗粒污泥平均密度从1.027 g/cm3增加到了1.080 g/cm3,污泥SVI从98.65 mL/g[VSS]降至33.51 mL/g[VSS],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速率明显提高,颗粒污泥比重增加,污泥沉降性能显著提升。含铁矿物质粉末的投加有效地促进了厌氧氨氧化污泥的颗粒化过程,提高了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高效去除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中的高浓度固体悬浮物(SS),确保后续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的稳定性,探究了生物曝气联合混凝去除养殖废水厌氧消化液SS的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混凝处理厌氧消化液,1.5 g/L聚合氯化铝(PAC)反应16 min后SS去除率为53.7%;单独生物曝气(好氧活性污泥曝气)处理厌氧消化液,1 L/min生物曝气处理20 min后SS去除率为37.3%。而1 L/min生物曝气处理20 min后的出水中投加1.5 g/L PAC反应16 min,最终SS去除率达到99.2%,总磷去除率为98.0%。生物曝气联合PAC混凝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厌氧消化液中的SS浓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处理,制备了强化铁铈-纳基蒙脱石,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四环素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溶液pH、离子强度和温度对吸附效果均有明显的影响。用Freundlich方程和二阶吸附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描述四环素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氨氮,模拟研究剩余污泥固态中温(35℃)厌氧消化条件下,VFA和氨氮浓度对病原指示微生物灭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VFA组持续8 d和氨氮组持续28 d的厌氧消化后,消化液中的总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均达到99.9%以上;且初始VFA和氨氮浓度越高,消化系统中病原指示微生物的灭活效果越好。厌氧消化结束后,高浓度VFA组和氨氮组粪大肠杆菌均在检测限以下,表明剩余污泥固态厌氧消化中产生的高浓度VFA和氨氮能够提高剩余污泥消化残渣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