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70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碳钢、不锈钢、镀锌碳钢、铝、钛和铜挂片,在某企业不同部位投放后进行为期半年的大气腐蚀试验,得出了在半年期中的腐蚀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每种金属材料的腐蚀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大气腐蚀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模拟试验——池火灾环境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作用下,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会迅速上升,从而可能引起储罐爆炸,进而酿成危害性更大的二次灾害。为此,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在池火灾环境下的热响应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储罐在池火灾作用下存在着明显的热分层,热分层加速了储罐内部压力升高的速度;储罐内部温度分布和压力响应受到储罐类型、充装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用三次多项式加以拟合。  相似文献   
3.
人工神经网络基团键贡献法预测烷烃闪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建立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基团键贡献模型,用于预测烷烃闪点。该模型既考虑了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又考虑了基团之间的连接性(化学键)。以16种烷烃基团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研究了44种烷烃的闪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闪点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绝对平均绝对误差6.0 K,绝对平均相对误差2.15%,优于传统基团贡献法所得结果。该方法的提出不仅揭示了烷烃闪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而且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预测有机物闪点的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文阐述了功能点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并采用IFPUG分析方法对一个接近完成的软件开发项目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国内标准提出了改进后的系统特征值评估模型,用六个特性的参数来确定一个系统特征值,以此取代IFPUG功能点分析方法中的调整因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功能点分析方法在对所开发的软件项目的度量上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更接近项目开发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在对现有重气扩散模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描述重气泄漏扩散过程的模型—LTA HGDM。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ThroneyIslandTrials系列试验中的 7组代表不同类型大气环境下的现场试验进行了模拟 ,模拟结果同试验数据及IITHeavyGasModel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新建立的LTA HGDM模型具有形式简单、模拟精度较好、运算快捷等优点。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指出了新建立模型存在的不足及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6.
重(特)大泄漏事故统计分析及事故模式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工系统发生的重(特)大、典型泄漏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应优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危险性物质,分析了造成这些重(特)大典型泄漏事故的基本原因。结合对已经发生的重(特)大典型泄漏事故的剖析,总结出泄漏扩散事故的7大影响因素,建立了泄漏事故模式,并对各种事故模式的泄漏机理和发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矿井主要通风机附属装置的整体模拟实验研究及高阻力部件存在问题的分析,弄清了附属装置各部件的压力损失情况,提出了主要附属装置减阻改造工作的重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离散元方法-计算流体力学(DEM-CFD)对耦合边界下A类颗粒流化床特性进行模拟。讨论了在床底的表观速度取决于流场情况下,不同进口流速时该类颗粒的流化状态。分析了流动与颗粒运动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最小流化速度和最小气泡速度的影响。发现与均匀床底的表观速度相比,当床底的流动速度取决于流动与颗粒运动耦合时,床体的稳定性变差,床底的速度分布呈现不均匀,局部更早出现气泡,并沿着该位置的轴向向床顶面发展,形成沟流,而此时其它部位会产生死区。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研究含硫油品储罐硫腐蚀产物FeS自然氧化倾向性,自建实验台模拟储罐FeS的生成及其自然氧化倾向性,同步热分析仪对FeS进行了热质量实验,通过TG曲线和DSC曲线分析了FeS粒径对其氧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Fe2O3、Fe(OH)3及其混合物经硫化所得FeS具有很强的自然氧化活性,Fe3O4硫化物的氧化速度最快,Fe2O3次之,混合物和Fe(OH)3较慢,温升速率分别达到0.64、0.45、0.34和0.11℃/s;TG曲线经历了质量增加和质量迅速损失的过程,DSC曲线上有明显的放热峰;粒径对FeS氧化性有明显影响,粒径越小,TG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氧化起始温度和氧化终止温度越低,DSC曲线上放热峰峰值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10.
液化石油气储罐因外部火灾导致其内部压力迅速上升,同时伴以材料强度下降,极易引发BLEVE爆炸和火球,危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研究火灾对储罐的影响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意义十分重大。中重点探讨了液化石油气储罐中最常用的16MnR钢在火灾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规律:首先进行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得出了16MnR钢在温度不超过600℃时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应力-应变曲线、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弹性模量等)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同时研究了储罐对火灾的温度、压力响应规律;并利用实验数据对储罐的失效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可以预测储罐的爆炸时间。试验结果表明,16MnR钢在高温下强度、延伸率等明显下降,600℃时仅为常温下的20%~30%。储罐壁温在火灾中迅速上升,最高温度可以达到600~700℃,此时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爆破压力仅为常温下的25%,而储罐内部压力则上升到正常压力的2倍以上,储罐在10分钟左右即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