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说文解字》是在汉代文化变革背景下产生的。其“玉部”是作者许慎在对前代玉文化进行深刻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用玉的实际,对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总结和阐释。因而通过对其分析,我们可以窥见汉代人对玉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汉代的玉文化。  相似文献   
2.
膜集成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膜集成技术对经生化处理法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超滤和反渗透膜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废水回收率达到70%以上,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90%以上,脱盐率97%以上,完全可回用于高质量的印染生产线中,膜集成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在工程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海产品加工废水深度处理的中试情况,处理出水完全可以达到回用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可以有效去除海产品加工废水中的COD,并对氨氮、有机物有显著的去除率,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4.
鉴于~(32)P具有较高的起始比度,~(32)P标记的核苷酸在核酸和蛋白质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但~(32)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其标记核苷酸的有效使用期很短。而~(35)S的半衰期则要长得多。为此英国NEN公司最近合成了~(35)S标记的核苷酸并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35)S]-硫代核苷酸是一类由硫原子取代与磷酸结合的氧原子而成的核苷酸类似物。这一类化合物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质。当~(35)S原子结合在γ磷酸位时,该化合物可作为研究激酶、磷酸酶和水解酶反应的有用工具;当~(35)S原子结合在α磷酸位时,则可用作对DNA和RNA聚合酶及其由此得到的聚核苷酸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膜分离技术在电镀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膜分离技术的特征和性能,列举了国内外该技术在电镀行业中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国内某单位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具体情况,并做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膜分离技术不仅可以治理废水,还可以回收贵重金属,从而促进电镀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35)S标记的脱氧腺苷硫代三磷酸化合物是开展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物之一。 关于高比活dATP_α~(35)及前体~(35)S、dAMP~(35)S的制备流程未见报道,而在示踪量制备流程方面的报道仅限于从堆照KCl靶子物的湿法还原-氧化法得到[~(35)S]——元素硫,再制得~(35)SPCl_3,然后合成dAMP~(35)S及dATP_α~(35)S。在高比活及强辐射场下操作时可发现:①若不加载体的高强度~(35)S处在水相、有机相及有氧的条件下,它的化学态难以控制,总是以~(35)SO_4形式存在,故得不  相似文献   
7.
《畿辅方言》是清末民初一部记载河北方言的词典,也是一部研究河北古代方言的专书。该书在汉语方言学史和汉语词汇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书中还存在一些历史局限和人为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不同的化学和颜色猝灭剂在液体闪烁测量系统中,猝灭行为的比较及用三种不同的猝灭校正方法——H_#、SCR及ESCR法——校正的结果,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采用的各闪烁系统中,无论是化学猝灭,还是颜色猝灭,均可用同一校正曲线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9.
膜分离技术与电镀清洁生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简述了膜分离技术特征和性能,列举了国内外膜分离技术在电镀行业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国内三家单位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情况,并做了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采用膜分离技术不仅可以治理废水,还可以回收重金属和水资源,变废为宝,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从而促进电镀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纳滤膜技术在垃圾渗沥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沥液水质复杂多变,污染物浓度高,直接排放危害巨大。结合柳州垃圾填埋场工程实例,采用生化、物化、纳滤等综合工艺的处理方式,重点介绍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沥液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为我国今后垃圾渗沥液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