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8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静电纺丝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Sn1-xSmxO2(x=0%,8%,16%,24%,质量分数,下同)微纳米纤维,表征了产物的物相、形貌、激光吸收性能和红外发射率,同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比分析了Sn1-xSmxO2(x=0%,16%)的相关光电性质,进一步从电子结构角度解释了Sm3+掺杂对SnO2红外发射率和激光吸收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600℃煅烧后,Sn1-xSmxO2均为单一金红石型结构,呈现出良好的纤维形貌,纤维相互交错,形成无规则三维网状结构,且各元素在纤维上分布均匀。随着Sm3+掺杂量的增大,产物在1064和1550 nm处的反射率逐渐降低,红外发射率先减小后增大。当x=16%时,在1064 nm处的反射率为53.9%,在1550nm处的反射率为38.5%,在8-14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为0.749...  相似文献   
2.
以Fe(NO3)3-Ba(NO3)2-CO(NH2)2-酚醛树脂-硅烷偶联剂KH550为反应体系,采用低温自反应淬熄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微/纳米钡铁氧体空心复相陶瓷微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分析及高速摄影技术测定了热处理前后微纳米钡铁氧体空心复相陶瓷微珠的形貌、结构及组成,并研究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空心复相陶瓷微珠粒径为0.59至27.1μm,主要为非晶态;热处理后复相陶瓷微珠由六角晶型的Ba3Fe32O51、BaFe12O19和Ba5Fe14O26组成,且表现出片晶与固溶体相互交叉的现象。特殊的试验条件使得团聚粉粒子在火焰场中飞行过程中在受热蓄能阶段、热释放阶段、后燃烧阶段与快速凝固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反应机理,从而使得尺寸细化,具有较微米级微珠不同的本征参数。  相似文献   
3.
闻喜县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11mm,最高743.6mm(1964年),最低349.9(1986年),降水中的56%消耗于蒸发散发,44%形成河川径流。 全县可利用资源8454.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301.1万立方米;地下水5153.4万立方米,人均水量275立米;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量2500M的9.09%;全省人均水量460m的59.8%;全区人均水量403m的68.2%,因此闻喜为全国、全省、全区最缺水的县份之一。  相似文献   
4.
利用将火焰热喷涂技术、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及快速冷却凝固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自反应淬熄法制备了前驱体空心复相陶瓷微珠,然后通过热处理获得了钡铁氧体空心复相陶瓷微珠吸波材料,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600、850、1 100℃)对其形貌、相结构、相的相对含量与微波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空心微珠的表面出现晶粒并逐渐长大,发育逐步充分,1100℃时出现明显的六角晶型物相;主相BaFe12O19和副产物相BaAl12O19含量之和逐渐升高,复介电常数的实部ε′和虚部ε′′逐渐降低,复磁导率的实部μ′和虚部μ′′在一定频段范围内有增大趋势;空心微珠吸波性能逐步增强。当热处理温度为1 100℃时,空心微珠的最低反射率为–19.5 dB,低于–10 dB的频带为8.7~10 GHz和15~17.3 GHz,带宽达到3.6GHz,优于未热处理、600、850℃热处理温度下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轻质、低频、高效吸波剂,本文采用自反应淬熄法,分别以Fe+Si+Al、Fe+Si+Al+KNO3为反应体系制备了FeSiAl软磁合金空心微珠,通过SEM、XRD、矢网分析仪等手段研究了KNO3对其密度、形貌、相组成和低频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KNO3时,反应难以进行,淬熄产物由球形颗粒、类球形颗粒、不规则颗粒和片状颗粒组成,物相主要为Fe、Si、Al及部分Fe0.9Si0.1,未生成FeSiAl合金,基本无吸波性能;添加KNO3后,反应体系的淬熄产物主要为空心微珠,粒径分布均匀,物相由Fe3Si0.5Al0.5、Fe3Si0.7Al0.3、Fe0.9Si0.1和Fe组成,获得了FeSiAl合金,在5 mm厚度条件下,吸波试样最低反射率达-22.1 dB,吸收峰值对应频率为7.0 GHz,低于-10 dB的有效吸收频带为5.3-8.5 GHz,带宽达3.2 GHz。KNO3分解反应所产生的高放热量和大量气体是促使反应温度升高、反应产物熔融、目标产物形成、成球率和空心率提高及低频吸波性能显著改善的根本原因。和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片状FeSiAl软磁合金相比,自反应淬熄法制备的FeSiAl空心微珠的低频吸波频带有效拓宽,同时材料的密度降低了38 %,有效实现了新型低频吸波料“薄、宽、轻、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燃烧合成复合陶瓷制备及固化过程温度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燃烧合成技术,在SHS铝热剂燃烧体系中添加ZrO2组元,采用超重力离心技术,制备出了Al2O3/YSZ共晶复合陶瓷板材.通过测定陶瓷熔体表层、石墨模具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结合有限元方法,对陶瓷熔体的固化过程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复合陶瓷熔体冷却速度的降低,气孔与宏观裂纹等缺陷消失,晶粒形貌也由棒状共晶团转化为胞状共晶团.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环氧胶粘剂中加入纳米填料,研究了纳米填料对环氧胶粘剂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胶粘剂中加入纳米SiO2和一维纳米SiC晶须,获得的环氧树脂(E44、E51)胶粘剂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69·09MPa,剪切强度达到35·86MPa,改性环氧树脂中填料的最佳加入量为7%的纳米SiO2和10%的一维纳米SiC晶须纤维。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反应淬熄法制备了Mn-铁氧体复合空心微珠,分析了自蔓延反应体系中添加Zn元素对制备空心微珠的形貌、相结构和电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粉末大部分为球状空心微珠,粒径在微米范围,少量自蔓延反应不完全的团聚颗粒未能球化,形成不规则颗粒。Zn的引入使得微珠成分转变为以Mn0.5Zn0.5Fe2O4铁氧体为主,提高了Mn-铁氧体复合空心微珠的微波电磁损耗,使吸收峰向高频移动。  相似文献   
9.
超材料吸波体因其独特的性质,自出现以来一直是吸波材料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三明治型超材料吸波体的结构类型和研究现状,对三明治型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三明治型超材料吸波体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多、范围广、知识更新快,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挑战。从建设特点、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三个方面研究并探讨了该类课程共享资源库的建设,在创建开放式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