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2篇
水利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混凝沉淀法预处理洗浴废水,探讨混凝搅拌强度、混凝剂投加量、废水pH值及沉淀时间等因素对CODCr及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研究混凝沉淀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的最佳运行条件为:中速搅拌(100 r/min)2 min,慢速搅拌(30 r/min)5 min,沉淀时间为15 min;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40、2.5~3.5 mg/L,pH值为6~9。在此条件下,废水中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和81%。采用混凝沉淀预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为洗浴废水处理后回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GSM通讯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通过该平台在水文监测管理上的应用,对通讯的可靠性、防雷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分析了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通讯程序清单。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水文监测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实例,真正实现了水文监测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高效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电磁振动给料机盘面变形进行了观察分析,根据竖炉生产的要求,通过试验采用了耐热耐磨crMn铸钢代替锰板材料制造电振盘面.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气加压机轴封泄漏煤气严重的现象,严重污染环境,给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采用DMSF双端面机械密封对煤气加压机的轴封结构进行了改造,使煤气加压机轴封达到了零泄漏.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方法测定78个小麦样品中的淀粉含量,运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小麦样品近红外光谱.用光学处理和数学处理等手段对模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反相离散多元校正(Inverse MSC)与二阶导数结合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所建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优,其相关系数为0.951 7.以17个验证集样品进行外部检验,得小麦籽粒中淀粉含量的模型预测值与化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8 6.  相似文献   
6.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之一。文章通过对课程设置、目前存在的问题的综合分析,从课程设置科学化、实践教学合理化、扩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样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设想和措施,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受很多因素的制约问题,阐述了IC反应器污泥接种和一次启动阶段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就IC反应器接种污泥、进料方式、运行温度和负荷的提高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IC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黄河天然混合沙的静水沉降吸附试验,研究了黄河泥沙对汞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①质量浓度为5~25kg/m3的泥沙对汞的吸附在0.5 h内基本达到稳定,质量浓度为1 kg/m3的泥沙在0.5 h之后对汞污染物仍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吸附速率不大;②泥沙级配对汞的吸附有一定的影响,粗沙的吸附能力略低于细沙和中沙;③在中低含沙量时,含沙量增加会引起吸附表面积增加,吸附量和含沙量呈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化学方法测定78个小麦籽粒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选择合适的光谱区间和光谱预处理方法.60个定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经二阶导数及标准多元离散校正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定标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34 0.18个验证集样品用于外部检验,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的模型预测值与化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9 7.  相似文献   
10.
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I-V)、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的表征来研究纳米三氧化二镧-二氧化钛粉体的表面结构与光催化活性。光降解亚甲基蓝实验结果表明了在二氧化钛中加入质量分数1%的三氧化二镧后,比单一的二氧化钛具有更高的光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