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9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70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29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B~(10)(n,α)Li~7裂变反应的径迹显微照相技术被用来研究含硼Fe-30%Ni合金高温热变形再结晶过程中硼在晶界上的偏聚行为,实验表明,含硼Fe-30%Ni合金1000℃热变形20%再结晶过程中,运动晶界前方发生硼偏聚而后方发生贫硼现象,而在静止晶界上看不到硼偏聚,随着再结晶新晶粒的长大,运动晶界上的硼偏聚变弱。本文提出,可以用晶界对溶质原子热运动散射的量子理论来解释溶质原子在运动晶界上的偏聚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空位-溶质原子拖曳机制为基础,并考虑了空位、溶质原子和复合体三者的反应平衡及晶界平衡偏聚的作用,得到了溶质原子的非平衡晶界偏聚动力学方程。对硼在奥氏体中等温及连续冷却时所产生的非平衡晶界偏聚现象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了与实验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的组织细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综述了新一代高性能(屈服强度500~700 MPa级)贝氏体钢系列组织控制与形成超细组织的物理冶金原理及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系统论述了Mn-Mo-Nb-B低碳微合金钢的组织特性、形成温度区间,阐明了中温转变组织超细化的基本理论思路及弛豫-析出-控制相变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组织控制与超细化技术在提高低碳微合金钢性能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应力松弛方法研究低碳贝氏体钢的析出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其它测试方法相比,应力松弛试验是研究析出过程的最好方法。用力学方法研究冶金现象是当今流行的方法,二者的结合将有利于优化冶金过程并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用应为松弛方法研究低碳贝氏体钢的析出过程,就是一个实例。文中选用含Mn、Nb和B的低碳贝氏体钢为试验材料,试验温度范围为800~950℃。试件经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1250℃,松弛前施加20%的预应变,应变速率为10~(-1)/s。试验结果用Stress Vs.Log(time)曲线表示,但与一般应力松弛曲线不同。当有析出物出现时,应力松弛曲线上出现了由两个拐点形成的平台,第一个拐点(P)表明了析出过程的开始,第二个拐点(P)表明了析出过程的结束。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析出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可绘制出C状的PTT曲线。用透射电镜萃取复型技术可观察到析出物Nb(CN),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用改进的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研究了50B钢800—1150℃顶端淬火试样中硼分布状态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硼钢淬透性的关系。试验表明,硼钢淬透性的变化与冷却时硼向奥氏体晶界偏聚的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由硼的成分剖面图可定量测定出这种偏聚的发展速度。 晶界硼偏聚发展过快或过慢均不利于硼提高淬透性的效应。只有当晶界硼偏聚的发展速度与基体成分相变孕育期相配合时,硼才能发挥最大效应。利用这种观点可以说明硼钢淬透性的变化特征,分析影响硼钢淬透性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6.
含硼钢渗碳和碳氮共渗时,由于硼与氮及碳之间的相互作用,硼在整个渗层范围内发生明显的再分布。在渗碳层中主要表现为硼在表层富集和次表层内贫化,在碳氮共渗层中主要表现为,在距表面很深的范围内有大量BN形成以及固溶硼量很低的地区发展得很深。 硼的这种再分布对渗层淬透性带来显著影响,渗碳层的淬透性,除了要考虑碳含量的变化以及碳对硼效应的影响外,还要考虑次表层硼贫化的影响。在碳氮共渗层中,大量BN的形成对淬透性有显著的不良影响,固溶硼贫化的作用也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余泱悦  贺信 《人民长江》2012,43(21):21-23
为了使皮尔逊III型曲线(以下简称P-III型曲线)的参数估计精度更高,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形状参数、尺度参数及位置参数进行估计。介绍了极大似然估计参数的数学推导过程,提供了查数值表和利用MATLAB软件这两种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的计算步骤。以黄家港1968~2008年的年平均径流观测数据为例,进行了参数估计计算。将该计算结果与矩法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极大似然估计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8.
低合金铸钢中硼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Mn-Mo-B-RE系低合金铸钢中硼的偏析和在均匀化、正火、调质热处理过程中硼分布的变化,以及含硼量、稀土元素加入和钢中Mo等合金元素对硼分布的影响.硼在铸钢中有明显的偏析倾向,并随含硼量的增加而加剧;经通常的均匀化处理后,铸钢中硼分布的均匀性受Mo偏析的强烈影响.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产生沿奥氏体一定结晶学平面的硼相析出,或沿晶界形成粗大连续网状的硼相,导致脆断.试验还显示稀土元素有保护硼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Cu含量超低碳钢的时效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Cu含量的超低碳钢的组织、性能及时效过程,发现在时效过程中,存在有三种类型的析出物造成时效硬化。它们分别为ε-Cu析出强化,Nb的碳氮化物以及含Cu的碳化物强化。其中细小的,在位氏早形核的ε-Cu时效硬化峰出现的时间缩短,而Nb的碳氮化物时效硬化峰位基本不变。因此在高Cu钢中两峰位置分开,而在低Cu钢中这两个硬化峰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