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42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红外技术理论提出了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S)对目标扫描过程中产生双向热电电流构成非调制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方法,并讨论了利用双并联技术的非调制式热释电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钱志鸿  马惠  蒋平  张磊  冯可心  郭凯 《当代化工》2021,50(10):2449-2452
乳液体系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调驱体系和提高采收率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相比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制备的乳液体系,利用化学驱组分与纳米材料制备的乳状液通过润湿调控作用、贾敏效应以及降黏作用显著地提高了水驱后岩心的采收率.但是与传统乳液相比,新型的乳液驱油体系在界面性质特别是界面黏弹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油水界面特性的改变都会显著地影响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以及微观孔隙尺度和宏观地层尺度下的压力响应特征.目前乳液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更多考虑其粒径与地层孔隙尺寸的匹配关系,并未充分考虑纳米材料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因此未来针对乳液体系的研究将更多侧重于纳米材料对乳液界面特性的影响和对其渗流规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王雪  钱志鸿  刘晓慧  程超 《通信学报》2015,36(7):129-137
将整棵大查询树分为若干分支,在每一个分支内进行标签识别,减少碰撞发生的概率。算法分为前缀确定和分支查询2个阶段,在前缀确定阶段读取所有标签前缀,每个前缀代表一个分支,依次遍历每一分支;查询过程采用后退式搜索策略和动态搜索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算法能够从查询次数、时延、吞吐率多方面改善RFID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簇机制的ZigBee混合路由能量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ZigBee路由协议没有很好结合AODVjr(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Junior)和Cluster-Tree算法的问题,从网络能量优化的角度出发,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分簇机制的ZigBee混合路由算法——CLZBR算法,簇间采用AODVjr算法,簇内采用Cluster-Tree算法,并通过计算目的节点的父节点地址等方法,减少网络中冗余的RREQ(Route Request)分组,降低能量消耗;同时为了避免簇首由于能量过度消耗而成为失效节点,该算法提出备用节点的概念,当簇首能量过低时代替簇首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CLZBR算法相对ZigBee混合路由算法在包投递率、路由开销百分比和网络剩余能量百分比方面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基于节点特性的LR-WPAN网络能量优化路由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ZigBee网络混合路由算法的不足,考虑低速无线个域网(LR-WPAN)网络的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BR路由协议的改进算法(F-ZBR).本算法通过定义最小路由能量值和控制路由请求分组(RREQ)的传输方向、跳数以及在RREQ分组中加入能量标志位等措施,降低网络的整体能耗.仿真结果表明,F-ZBR算法的分组投递率、网络可用节点比率和网络剩余能量都较ZBR有明显提高,从而可以延缓ZigBee网络中大量数据传输造成的RN+节点能量过度损耗而导致的网络瘫痪等问题的发生,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6.
A novel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in RFID wireless network is proposed.As it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collision tree(CT)and improved collision tree(lCT) anti-collision protocols,we call it adaptive collision tree protocol(ACT).The main novelty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AD strategy is introduced and used in ACT to decrease collisions and improve the tag system throughput.AD strategy means that query strings will divide into two or four branches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label quantity.This scheme can decrease both depth of query and collision timeslots,and avoid producing too much idle timeslots at the same time.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vel proposed anticollision protocol ACT outperforms the previous CT and ICT protocols in term of time complexity,system throughput,and communication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7.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与实验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论与编码是信息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针对"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方面,对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区内D2D多复用的通信资源块分配问题,该文以一个D2D用户分别复用2个和3个蜂窝为基础,提出基于非均衡求解的D2D多复用模式下的资源块分配方案。利用博弈论将资源块划分问题转化为求解被复用蜂窝用户收益联合最大问题。当纳什均衡解不存在时,分析目标函数特性,在可行域内求解“最优解”,保证对不均衡解处理的最优性;对于均衡解存在的情况,将其取整后作为资源分配方案依据,保持其最优性。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提升系统吞吐率,提高小区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9.
该文梳理了国内外针对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相关研究,阐述了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分析了外部环境感知技术、车辆自主决策技术、控制执行技术以及车路协同技术等几个重点方向的研究进展。在分析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该文描述了未来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方案及其工作原理。未来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应具备全程路径规划和精准定位功能,运用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对运动或非运动物体(包括未装载GPS的物体)进行探测和定位,并保证在GPS信号弱或无信号(如隧道、室内)环境下和近距离、非可视情况下探测信号的连续性。系统还将运用移动边缘计算(MEC)理论,解决低时延、大规模网络接入等关键问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Ts)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具有全局性、网络化的智能网联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井中微地震信号频率高、信噪比低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hearlet变换和峰度统计特性的初至波拾取方法。首先将微地震数据进行Shearlet变换,得到多尺度多方向Shearlet系数。然后利用信号的时空方向性,通过对相邻尺度上各方向系数相关能量的计算,确定有效信号集中的方向。进一步对这些方向系数进行叠加,使得信号与噪声差异明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峰度特性进行初至波拾取。经过仿真信号与真实微地震资料的验证,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地拾取到初至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