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0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番茄灰霉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等植物病原菌作为供试生物,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合成的10个丙烷脒类似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mg/L时,化合物A1-A5对番茄灰霉病菌、白菜黑斑病菌、苹果干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化合物B5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2.2%,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注干液剂”的概念及实践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对各种树木茎干施药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注干液剂”的概念,并介绍了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体外矿化合成一水草酸钙(COM)和二水草酸钙(COD)晶体,并用XRD和SEM进行表征。同时同步热重分析研究二水草酸钙失水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COD首先失去的是配位结合水,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失去晶格结合水。同时进一步验证该热重分析方法可定量分析COD真实的含水量的。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流体萃取三氟氯氰菊酯及甲氰菊酯残留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立荣  张兴  陈安良  周一万 《农药》2005,44(1):16-18
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建立了三氟氯氰菊酯及甲氰菊酯的萃取分离及GC检测方法。在压力5000psi、温度45℃、改性剂甲醇添加量0.04ml/g、静态萃取时间20min、CO2流量25ml,收集溶剂甲醇条件下,利用ECD检测器,在柱温80℃,检测器及进样口温度260℃,升温速率80℃恒温5min,以10℃/min程序升温,260℃恒温12min,进样量1ml,载气7psi,衰减8,补偿气47ml/min下测得三氟氯氰菊酯及甲氰菊酯的萃取率分别为98.46%和99.47%;保留时间分别为24.29min、23.14min。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丙森锌油悬浮剂助剂的筛选实验,考察了各种助剂在配方中的作用及其对制剂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最佳配方为:乳化剂F用量为10%,增稠剂Y-1为4%,分散剂G为1.5%。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测定定虫隆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荣  陈安良  张兴 《农药》2003,42(11):26-28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相结合,得到了特异性杀虫剂定虫隆的残留分析方法。SFE对定虫隆的萃取务件为:压力3000PSI,温度75℃,静态萃取时间20min,动态萃取CO2流量50Ml,改性R制0.08ml/g(甲醇),收集溶剂甲醇,萃取样品可直接用于高效液谱分析,务件为检测器: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V254nm),色谱柱C18键合柱,流动相甲醇/水(80:20,V/V),流速1ml/min,柱温25℃,保留时间:18.285min。该定虫隆残留分析方法回收率为100.94%。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吸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活性炭吸附在水处理、废气吸收、储氢以及对活性炭的改性上的一些应用进展,并对每一种应用作了简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活性炭吸附的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核桃外果皮中胡桃醌含量测定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山核桃外果皮中胡桃醌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HPLC测定山核桃外果皮中胡桃醌含量为0.001 04%(干样).胡桃醌对供试的9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为水稻纹枯病菌7.0226 mg/L,苹果腐烂病菌13.145 6 mg/L,水稻稻瘟病菌299.0976 mg/L.胡桃醌对苹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EC50值为0.5083 mg/L,对玉米大斑病菌EC50值为2.236 mg/L.活体测定中,胡桃醌1000 mg/L对番茄灰霉病菌保护作用率为42.52%,胡桃醌750 mg/L对番茄灰霉病菌治疗作用率为20.92%,与对照药剂丙烷脒相当.  相似文献   
9.
砂地柏杀虫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农药学分会与中国昆虫学会药剂毒理专业委员会于 2 0 0 1年 11月17日至 19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召开“第二届全国植物农药暨第六届药剂毒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30 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 ,大会发表论文 10 9篇 (含摘要 ) ,现选其中 7篇 ,摘要发表 ,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发城市绿化树木害虫绿色防控新产品及使用技术。[方法]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吸附于可溶性淀粉,与烯啶虫胺原药、水溶性载体及黏结剂均匀搅拌,挤压造粒干燥,配制出20%烯啶虫胺注干可溶粒剂。在悬铃木等6种城市绿化树上,注干使用20%烯啶虫胺注干可溶粒剂,观察其溶解性、传导性,以及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效果。[结果]在树干基部打孔施药,3~5 d内,注干可溶粒剂在树木注孔内完全溶解,烯啶虫胺在银杏、香樟、含笑、悬铃木、无患子和黄山栾树中均可进行传导分布;林间试验表明,20%烯啶虫胺注干可溶粒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效果可达98.04%,且药效可保持整个方翅网蝽发生期。可溶粒剂注干施用,对树木损伤小。[结论]注干可溶粒剂适合用于树木害虫防控,对环境无影响,避免了对人的意外伤害,在城市绿化树害虫防控中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