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AOC是衡量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不同的臭氧投加量下砂滤出水的AOC变化不显著,考虑氧化作用和消毒效果,将最佳的臭氧投量确定为1~2 mg/L.生物活性炭(BAC)滤池改善了臭氧氧化后出水的生物稳定性,对TAOC的去除率稳定在28%~65%,而对AOC-P17的去除效果优于AOC-NOX的,因而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较长的空床接触时间(EBCT)并不能保证对AOC的良好去除,但有利于TOC的去除,同时水温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BAC对AOC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结构特征对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因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中活性炭的选择十分重要,故对比研究了6种活性炭的结构特征及其在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脱落情况。利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活性炭的结构与生物量、生物活性、出水细菌数和类大肠杆菌数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影响生物量的因素有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孔径<5nm的微孔容;②生物活性受到孔径为10~20nm和50~100nm的孔容影响,另外还受比表面积的影响;③出水细菌数与活性炭孔径分布有很大关系,其中受孔径为5~10nm和30~100nm的孔容影响最大;④出水类大肠杆菌数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径为5~30nm的孔容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针对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水质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臭氧氧化前投加微量高猛酸盐氧化的处理方法,并与臭氧活性炭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盐有利于臭氧活性炭技术的运行,提高了对颗粒物的去除;总有机炭的去除率可以提高10%以上,而UV254的去除率可以提高20%以上;可以起到控制细菌和藻类的作用,复合氧化后的活性炭出水细菌数明显减少,藻类的去除率可以提高15%以上;提高了生物活性炭中下层的生物量,拓展了生物活性炭的处理空间,从而提高了生物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同时,投加高锰酸盐降低了生物活性,但对处理效果没有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浑浊度和颗粒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线浊度仪和颗粒计数仪监测生物活性炭(BAC)滤池进出水水质,结果表明经单独水反冲洗的BAC滤池,达到浑浊度和颗粒物的稳定去除需要2~3h。在过滤成熟期内BAC滤池对浑浊度和颗粒物有进一步的去除,浑浊度去除率为10%~30%,颗粒物去除率为15%~60%。初滤水的浑浊度和颗粒数明显高于正常过滤,颗粒数与异养菌数量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颗粒物上可以附着大量的异养菌,是BAC滤池出水异养菌平板计数(HPC)结果升高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污水直排带来的污染,初期雨水排放和合流污水溢流造成的河道污染也比较严重。在心圩江下游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采用半地下建设形式,耦合了1.5万m3初期雨水调蓄池和一级强化处理设施,有效提升了心圩江流域内的污水处理水平,同时考虑了应对近远期合流溢流污染及初期雨水污染的控制措施。污水处理采用“改良厌氧缺氧好氧(AAO)生化池→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加砂高速沉淀池→紫外线/次氯酸钠联合消毒”组合工艺,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并优于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初期雨水处理采用“调蓄池→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加砂高速沉淀池”组合工艺,具有运行灵活、启动速度快的特点,处理后出水可稳定达到设计水质。项目占地指标为0.62 m2/(m3·d-1),运行电耗为0.33 kW·h/m3,为同类项目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AOC是衡量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不同的臭氧投加量下砂滤出水的AOC变化不显著,考虑氧化作用和消毒效果,将最佳的臭氧投量确定为1~2mg/L。生物活性炭(BAC)滤池改善了臭氧氧化后出水的生物稳定性,对TAOC的去除率稳定在28%~65%,而对AOC—P17的去除效果优于AOC—NOX的,因而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较长的空床接触时间(EBCT)并不能保证对AOC的良好去除,但有利于TOC的去除,同时水温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BAC对AOC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