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级无机抗菌剂制备抗菌塑料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是近年刚刚兴起的一个新的科学领域。“纳米”是长度计量单位。纳米粒子是指平均粒径小于100nm的粒子。纳米粒子因其尺寸变小,而具有许多新的特性。如:表面与界面效应、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当任何材料用高科技手段被细化到纳米量级时,该材料的物化性能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金属为导体,但纳米金属微粒在低温下的量子尺寸效应会导致绝缘性;特磁性物质进入纳米尺寸,由于多磁畴变成单磁畴而显示出极高的矫顽力,化学惰性的金属铂制成纳米微粒后即成为极好的催化剂等等。纳米无机杀菌剂具有极强的杀菌能力等。本实…  相似文献   
3.
以多异氰酸酯、芳香二酐和蓖麻油为原料,采用聚氨酯预聚体法制备聚氨酯酰亚胺(PUI)泡沫材料,分析了物理发泡剂1,1二氯1一氟乙烷(HCFC-141b)对泡沫材料的化学结构、泡孔结构、开闭孔率、表观密度、体积膨胀率、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CFC-141b的添加量并不改变PUI泡沫材料的化学结构和热性能;当HCFC-141b添加量从零增加到10 %时,材料的平均泡孔直径、开闭孔率和体积膨胀率增加;而表观密度和压缩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挤出发泡法制备了不同聚乙烯醇(PVA)发泡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放热型、吸热型、热平衡型及反应型发泡剂对PVA发泡行为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发泡剂提高了PVA的结晶度及起始结晶温度,但基体的热稳定性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吸热型发泡剂对PVA基体热稳定性影响较低,反应型发泡剂制备的PVA发泡体系热稳定性最差;反应型发泡剂制备的PVA发泡体系泡孔均匀,密度远远低于其他发泡体系,但力学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了不同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含量的聚乙烯醇(PVA)/CuSO4·5H2O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力学性能测试和透气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CuSO4·5H2O对PVA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复合膜透明性好,Cu2+可与PVA上—OH络合破坏PVA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作用, 降低PVA的结晶度;该复合膜具有比纯 PVA 膜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更低的断裂伸长率,表明Cu2+交联可明显改善薄膜的力学性能;在75 %相对湿度下CuSO4·5H2O的引入能促进薄膜对CO2气体的透过作用,但对O2的透过系数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PVA复合薄膜水果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醇(PVA)复合膜作为生物保鲜膜,分别研究了草莓、香蕉在PVA膜保护下的保鲜效果,分析了PVA膜保鲜作用机理,并与聚乙烯(PE)薄膜的保鲜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VA薄膜在水果保鲜上可以降低失重率,延缓水果衰老,降低水果的变质率,延长水果贮藏期和维持良好的贮藏质量,PVA薄膜创造了"低氧气,高二氧化碳"环境,将草莓的保鲜期延长了5 d以上,达到了很好的保鲜效果。PVA薄膜对香蕉的保鲜效果不太明显,但在其保鲜期内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聚乳酸(PLA)与高分子弹性体共混体系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PLA/弹性体共混体系亚微观不相容;弹性体含量为40 %(质量分数,下同)时与PLA的相容性较好;加入弹性体后,PLA在升温过程中,当温度到达110 ℃时发生了诱导结晶;随着弹性体含量的增加,PLA/弹性体共混体系的塑化时间减小,熔体流动速率增加,断裂伸长率大大增加但同时拉伸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通过淀粉/聚烯烃类弹性体在混合,挤出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淀粉/聚烯烃弹性体共混发泡材料。研究了加工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共混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体系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表观黏度下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混料温度提高,共混发泡材料的回弹率增加,但发泡倍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铝酸盐掺杂稀土元素的储能型光致发光粉在PVC板材中的发光性能及其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60min后余辉强度增加。但会导致拉伸强度和透光率下降。加入8份荧光粉的PVC板材具有较好的余辉强度。同时拉伸强度较优,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当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加份、PE蜡为0.5份、荧光粉为8份时荧光粉与PVC基体间具有较好的界面结合力。  相似文献   
10.
微波法合成淀粉—丙烯酸接枝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微波法合成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讨论了糊化温度、碱液用量、单体/淀粉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及引发剂用量等对树脂吸水性的影响,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确定了淀粉接枝丙烯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360W,辐射时间100s,丙烯酸中和度80%,淀粉糊化温度45℃,碱液用量90mL,单体/淀粉质量比2.6,合成的树脂吸水率达558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