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外热像在混合集成电路热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红外热像法测温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说明了红外像在混合集成电路热性能分析的应用范围,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红外热像法应用的前景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脉冲功率器件直流和动态热特性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针对影响微波脉冲功率器件可靠性的热性能问题,应用红外热分析技术。对比探测微波脉冲功率器件在动态和直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峰值结温,热阻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内河港口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可以极大地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效率、缩短工期。本文通过对阜阳港颍州港区一期码头工程所采用的反循环钻孔孔灌注桩的施工案例,介绍了反循环钻孔孔灌注桩的施工组织、施工准备、钻孔、钢筋绑扎、浇筑水下混凝土及质量检验等工艺,对反循环钻孔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栅控电子枪栅网与阴极间的精密设计结构和栅网对束流的调整作用决定其设计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振可靠性.使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对电子枪栅网进行模态分析,模拟分析了不同栅网尺寸的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并对影响模态频率的因素进行探讨,为栅网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凸点的打球法制作与可靠性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打球法在芯片上制作金凸点,并将凸点倒装焊接在Ti/Ni/Au多层金属化的LTCC基板上。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凸点形貌,X射线透射研究倒装互连状况,并通过接触电阻和剪切强度对凸点倒装焊的可靠性进行了考核。  相似文献   
6.
多芯片组件热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单芯片封装热阻定义的基础上,针对多芯片组件(MCM)传统热阻表示方法的不足,基于线性叠加原理,采用有限元模拟技术,提出了MCM的结到壳的热阻表示方法——热阻矩阵,并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热阻矩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热阻矩阵方法预测器件结温的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7.
挠性电路板引脚嵌合部无铅镀层的锡须生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民用挠性印制电路板(FPC)引脚和连接器嵌合部无铅镀层为对象,通过研究引脚上的Ni/Sn无铅镀层的显微形貌和锡须尺寸,探讨了Ni/Sn无铅镀层的长期可靠性。结果表明,在25℃,RH为45%~55%的条件下,挠性印制电路板引脚和连接器嵌合部无铅镀层上生长的锡须呈现针状、柱状等多种不同的显微形貌,其中大部分是针状锡须,少量针状锡须的长度已超过了50μm临界值,很可能因锡须桥接引起电流泄漏和短路,对FPC互连可靠性产生威胁。抑制少量超长的针状晶须的生长,是防止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行波管栅控电子枪栅网的结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栅控电子枪栅网的结构设计以及栅网对束流的调整作用决定其结构设计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振可靠性,同时应保证尽可能少地截获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以防止发生打火和栅极发射.本文使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对栅控电子枪栅网进行模态分析,模拟分析了不同栅网尺寸的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并对影响模态频率的因素进行探讨,为栅网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何小琦 《电子工艺技术》2001,22(4):179-180,182
器件表面温度是表征器件热性能的重要参数,应用红外热像法探测表面温度时,影响其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表面发射率的修正,通过对红外热像法发射率直接修正误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发射率修正值标准差δ、误差ε的范围,提出了应用于电子器件的最小误差探测条件。  相似文献   
10.
集成电路内引线键合工艺材料失效机制及可靠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引线键合是集成电路第一级组装的主流技术,也是30多年来电子器件得以迅速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对引线键合技术和可能发生的失效现象进行了综述,对提高键合点长期储存/使用可靠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