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篇
矿业工程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资源再生利用工程实验”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实验课程。以课程建设为例,分析了课程特点,探讨了教学目标、实验讲义、实验项目、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资源再生利用行业培养更多的专业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机磷类萃取剂—D2EHPA,EHEHPA和CYANEX 272在煤油体系中从硫酸介质中萃取钒(IV)。考察溶液pH值、萃取剂浓度、钒离子浓度、温度对钒萃取性能的影响,并确定萃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水相pH值、萃取剂浓度和温度的升高,钒(IV)的分配比增大。D2EHPA可以在更低的pH值下萃取钒(IV),表明其对钒的萃取能力大于EHEHPA和CYANEX 272。萃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有机磷类萃取剂对钒的萃取均符合离子交换机理,在低pH值条件下萃合物组成为VOR2(HR)2,在高pH值下萃合物组成为VOR2(R表示萃取剂)。  相似文献   
3.
高硅氧化锌矿加压酸浸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广西某地高硅氧化锌矿矿物分析可知,矿物中的锌主要以硅锌矿和异极矿的形式存在.采用加压酸浸技术对该高硅氧化锌矿进行处理,条件试验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矿物粒度0.104 mm,硫酸浓度120 g/L,釜内压力1.0 MPa,浸出时间90 min,反应温度120 ℃,液固比3-1.综合性试验研究得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锌浸出率可达97%以上,SiO2截留率大于99.2%,浸出矿浆过滤速率大于880 L/(m2-h),浸出矿浆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黑色页岩提钼后所得富镍渣在加压酸浸过程中镍的浸出行为,研究了硫酸浓度、温度、时间、液固比、搅拌速度对镍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浓度为160 g/L,温度为130℃,时间为4h,液固比为3∶1,搅拌速度为600 r/min时,97%以上的镍可以被浸取出来,实现了黑色页岩中镍的高效浸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元素硫水热硫化合成异极矿的动力学研究,考察了搅拌转速(100~600r/min)、温度(120~220℃)、硫磺用量(摩尔比为0.6~1.6)和矿物粒度(48~246μm)对异极矿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转化温度的升高和矿物粒度的减小,异极矿的转化率不断增大。当搅拌转速大于400r/min,硫磺理论摩尔比大于1时,其对异极矿的转化率影响不明显。异极矿元素硫水热硫化转化反应初期受化学反应控制,该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50.23kJ/mol,后期逐步转变为受固体产物层的扩散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11.12kJ/mol。  相似文献   
6.
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浸取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氢氟酸次氯酸钠组合浸出体系浸取钒钛磁铁矿提钒尾渣中的钒,研究浸出过程中试剂浓度、浸出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物料粒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钒的浸出率随试剂浓度、液固比、温度和时间的升高而增大;当矿物粒度小于0.20 mm时,钒浸出率有随矿物粒度变小而减小的趋势。在物料粒度0.15~0.25 mm、初始硫酸浓度150 g/L、初始氢氟酸浓度30 g/L、次氯酸钠加入量为矿量1.5%、矿浆液固比6: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6 h、搅拌速度500 r/min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研究氧化锌矿元素硫水热硫化机理,本文以锌的重要硅酸盐类矿物-异极矿为研究对象,元素硫为硫化剂开展了纯异极矿水热硫化及矿相转变规律研究.在水热体系中合成的异极矿经XRD检测结果表明,合成矿物的纯度高,结晶度好.增大搅拌转速、提高转化温度、增加硫磺用量、缩小颗粒粒度均可显著提高异极矿的硫化转化率.在160℃下异极矿经水热硫化转化90min后有硫化锌生成,其XRD衍射峰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在220℃下转化240 min后异极矿水热硫化过程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8.
李存兄  魏昶  徐红胜  邓志敢  杨秀丽  樊刚 《矿冶》2010,19(2):38-42,46
云南兰坪地区的高硅氧化锌矿储量极为丰富,用化学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等表征手段对该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锌主要以异极矿和菱锌矿的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以石英砂为主,并伴有少量的方解石,云母等,有价矿物和脉石之间相互镶嵌或包裹,从而造成矿石结构复杂。采用高温酸浸工艺可有效避免硅胶的危害,热力学分析表明:在高温酸性体系中高硅氧化锌矿中锌矿物的溶解较为彻底,较低的酸度和较高的温度可减少矿物中铁的溶解且能有效地将酸溶硅转化为沉淀形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高硅氧化锌矿矿物分析,发现矿物中的锌主要以异极矿形式存在。采用元素硫水热硫化技术对该矿进行了处理,考察了水热硫化温度、时间以及硫磺用量对高硅氧化锌矿中锌的硫化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硫化温度200℃,硫化时间240 min,硫磺用量为理论用量1.5倍时,高硅氧化锌矿物中的锌的硫化转化率可达79.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