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刀具磨损检测存在检测速度慢、人工工作量大、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视角图像处理的刀具磨损检测算法。使用CCD相机对刀具磨损前和磨损后的图像进行单视角提取,通过图像融合变换得到磨损前和磨损后的全景深刀具图像;将刀具磨损前后的全景深图像进行配准,得到磨损区域图像后,将磨损区域图像的像素转化成实际长度值,计算出实际磨损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检测速度快,测量误差范围满足检测精度要求,可应用于实际加工。  相似文献   
2.
3.
4.
随电子器件不断向微型化发展,出现了高密度集成电路。目前在几平方毫米的硅片上已可容纳下10~4以上个晶体管。布线宽度在六十年代末为10μm,七十年代末已达到5μm,八十年代初竟达到1~2μm,目前已进入亚微米阶段。由于材料的不均匀性、工艺条件的不一致性,高密度的集成电路(如线性电路、A/D、D/A转换电路等)制成后,要经过微调才能达到预期的指标。尤其是A/D、D/A电路的电阻网络,微调范围大,精度要求高,过程比较复杂。12  相似文献   
5.
机械密封环隔离体法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静环整体建模繁琐及求解计算量大的缺点,采用隔离体法思路对动静环分开建模、加载和计算,将计算结果通过数值方法加以整合,并从中找到与实际整体运行过程中相符的计算结果以便于进行推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取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接触式供电中漏电、磨损、电能传输不良以及超声电源在加工中谐振频率漂移、跟踪速度慢、输出功率不稳定等问题,文章以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系统,设计了一种频率和功率可调的非接触供电超声电源。根据采样反馈电路采集的电压电流相位差和有效值信号,采用锁相环和模糊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频率进行跟踪,并用传统 PI 控制法控制输出功率。在 Matlab 软件中搭建电源仿真模型,利用附加电阻、附加电感和附加电容模拟加工过程中负载参数的突变,对有频率调节和功率控制子系统以及没有子系统的电源模型分别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源输出功率稳定在 248 W。当负载参数发生改变时,电源的谐振频率发生漂移,经过频率自动跟踪子系统的调节后,电源在 0.01 s 后重新回到谐振状态。此控制算法实现了频率快速跟踪和功率控制。  相似文献   
7.
8.
为了促进杂交水稻及其他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摸索我省育秧新方法,发展农村专业化生产,研究农村技术服务中心的形式,地区科委于1981年7月成立了技术攻关组.开展以育秧为主、兼顾养殖业(孵化育雏、培养食用菌)、烘干、贮藏等多种作业的半机械化农用温室的研究。几年  相似文献   
9.
船用机械密封环热-结构耦合有限元优化计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小锥度的收敛间隙为优化原则,以最大接触压力作为目标函数,以静环端面的磨损裕度为设计变量,采用一阶优化法进行机械密封环热-结构耦合有限元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过大的磨损裕度使密封端面易产生外侧接触的倾向,密封系统稳定性差,外侧易出现严重磨损;过小的磨损裕度使密封端面内侧接触压力明显增大,易出现局部过度磨损现象。采用此优化方法,可以在保证内接触条件下提高密封端面接触均匀性和机械密封的热力学性能,对机械密封环的设计,制造及密封环热力状态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般机械制造业中使用的锻造加热炉多为非连续运行室式加热炉。燃料则有煤气、油类和煤之分。热能利用率较低,单台炉热效率5~8%,国外同类炉有的高达10~12%,这个差距能否缩小甚至赶超外国?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