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典型508—Ⅲ钢锻件的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300MW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要锻件接管段、筒体和管板阐述了性能指标要求,热处理工艺及产品性能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慢速拉伸的方法研究了加氢条件下SAF2205双相不锈钢在-196~20℃温度范围内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氢使钢的塑性明显下降,在-50℃时达到极大值,温度进一步降低,氢致脆化作用逐渐减弱;降温及拉伸变形能够促进马氏体转变,导致低温强度和延性的增加;氢致脆化与马氏体转变和氢的扩散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3.
3Cr-1Mo-1/4V钢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福仁  胡怡  张乐欣  乔桂英  廖波  张文辉  李子凌 《钢铁》2001,36(10):47-50,74
采用金相,TEM,XRD等方法研究了3Cr-1Mo-1/4V钢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3Cr-1Mo-1/4V钢在550℃回火时出现二次硬化现象,其强度,硬度达到极大值,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和回火时间的延长,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增加,经模拟最大焊后热处理(Max.PWHT)后的拉伸性能和模拟最小焊后热处理(Min.PWHT)后的-18℃夏比(V型)冲击韧性均满足加氢反应器的设计要求,筒体锻件性能分析表明,力学性能均匀,达到了加氢反应器的技术要求,良好的成分均匀性,淬透性和准贝氏体回火组织是该钢具有良好强韧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奥氏体护环钢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减小护环破坏的可能性 ,提高转子运行的安全性 ,要求护环在不同的条件下运行。对于一般运行温度在 10 0℃以下、强度不超过 130 0 MPa的护环 ,P90 0则正是令人满意的材料。而在 10 0℃以上运行 ,或强度超过 130 0 MPa,P2 0 0 0材料能确保在很差的运行条件和温度达到 130℃时 ,发电机组不发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加氢条件下在-196~20C温度范围内SAF2205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氢使塑性明显下降,在-50℃时达到极大值,随温度降低,氢脆作用减弱;降温及拉伸变形促进马氏体转变,并导致低温强度和延性的增加;氢致脆化与马氏体转变和氢的扩散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加氢条件下在-196-200-℃温度范围内SAF2205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氢使塑性明显下降,在-50℃时达到极大值,随温度降低,氢脆作用减弱;降温及拉伸变形促进马氏体转变,并导致低温强度和延性的增加;氢致脆化与马氏体转变和氢的扩散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非开挖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非开挖施工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许多的工程商越来越认识到,如何选择适合的设备去面对日益竞争的市场是很重要的。通常,选择定向钻施工机械时,主要依据是设备的技术参数:如额定功率、钻进/回拖力、扭矩等。但是,由于定向钻施工不同于一般工程机械,它是靠多种机械方式(钻进/回拖、旋转)同时协同工作。由于地质状况千变万化,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钻进/回拖、旋转这些参数,在复杂条件下如  相似文献   
8.
采用慢速拉伸的方法研究了加氢条件下SAF2205双相不锈钢在-196 ̄20℃温度范围内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氢使钢的塑性明显下降,在-50℃时达到极大值,温度进一步降低,氢致脆化作用逐渐减弱;降温及拉伸变形能够促进马氏体转变,导致低温强度和延性的增加,氢致脆化与马氏体转变和氢的扩散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诸如无人机等新兴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把握这些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的动态并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在专家系统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的技术趋势预测方法,有效预测无人机技术在未来10 a的发展趋势。在构建预测方案的过程中,结合领域专家的知识,设计若干影响技术发展的维度用作预测参数,不仅包括技术型指标,也包括社会型指标,从而融合更加丰富的信息,使预测结果更加专业可信。提出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的技术预测模型,分别对两种类型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计算形成推理机,使预测结果更加直观精细,具备一定的解释性。对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其他模型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与已有的专业预测结果相符合。试验结果表明,对无人机技术未来10 a发展趋势的预测中,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的技术预测模型能够获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