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萌盛  张春萍  张学勤 《焊接》2002,(4):21-23,46
对三种焊条焊接的SA-213T91与G102异种接头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对比性试验研究,认为对于电站锅炉中的这类接头焊接,采用R417作为焊材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流体模型,并采用ANSYS/CFD分析了Al、Zn丝材电弧喷涂熔滴颗粒拟流体的空间速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喷涂压力的提高能够显著增大熔滴颗粒拟流体的速度;双流体混合粘度系数μmix是影响其空间速度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热-应力直接耦合分析法对低碳钢中厚板埋弧焊焊接温度场与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比较了单面双层焊、正反双面依次焊和正反双面同时焊三种焊接工艺过程对接头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流体模型,并采用ANSYS/CFD分析了Al、Zn丝材电弧喷涂熔滴颗粒拟流体的空间速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喷涂压力的提高能够显著增大熔滴颗粒拟流体的速度;双流体混合粘度系数μmix是影响其空间速度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两类不同复合工艺生产的铁素体不锈复合钢板进行了不同温度与加热时间的热处理,并测定、分析、比较了近界面区域的组织与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1.2 mm厚度的AZ31镁合金工件点焊过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依次改变焊接电流、加热时间及电极压力,优选出该厚度的AZ31镁合金工件点焊的规范参数,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和加热时间的增加,熔核直径和焊透率逐渐增大;提高电极压力,会使熔核直径和焊透率减小。  相似文献   
7.
使用JXA-8800超大型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采用与未采用镍隔离层的两类铁素体不锈复合钢板的碳迁移倾向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由此造成的组织与性能差别。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际施焊试验,优选出1.2mm厚不锈钢板对接激光焊的焊接工艺参数,用该参数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对其焊接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建立高斯表面热源与双椭球体热源叠加的组合热源模型,通过对焊缝截面形状的比较探讨了该组合热源中的两种热源模型的功率分配.选用面热源与体热源功率之比为3∶7时模拟出的焊缝截面形状与实际施焊的结果最为接近,并且显著优于采用单个热源模型加热时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9.
直流熔化极焊接中的电弧磁偏吹行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流熔化极焊接中的电弧磁偏吹行为探讨李萌盛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1电弧磁偏吹现象的观察生产中可以观察到下列现象:(1)在圆柱形筒体纵缝焊接过程中,偏吹发生在纵缝两端,尤其在终端较为明显。起弧时,电弧偏吹方向与焊接方向相同。在筒体中间部位...  相似文献   
10.
汪迎春  李萌盛 《电焊机》2013,43(1):30-34,38
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冷凝罐接管与筒节多层焊的焊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马鞍形接头的空间轨迹编写了沿焊道移动的热源方程,并采用逐层激活与逐步激活的生死单元技术实现了接头的熔敷过程模拟,使模拟与实际施焊过程相符。通过模拟研究了焊接过程动态温度场、应力场和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接头的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周向应力与径向应力均在内层焊道中较高。在焊缝外表面沿接管周向应力为拉伸应力,其余为压应力,内表面三向均为拉伸应力。筒节一侧的焊趾与焊根部位应力较高,且为三向拉伸应力,是裂纹易发部位。本研究所建立的沿马鞍形轨迹移动的热源方程能用于该类接头的焊接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