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金属工艺   6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Fe-28Al合金中相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国维  王政  肖纪美 《金属学报》1995,31(4):151-155
应用电镜及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含Cr及不含Cr的Fe-28at.-%Al合金中相变结果表明,1080℃淬火过程中,B2结构热畴已开始形成;缓冷通过B2相区,沿晶界出现α相;对Fe-28Al-5Cr合金还出现细小的CrN相沉淀,板状合金中B2→D03是一缓慢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镜及X线衍射技术,研究了高温下Ni_(75)Al_(16.6)Cr_(7.84)Zr_(0.45)B_(0.1)Mg_(0.01)合金晶界失效行为。经1180℃保温,由于偏聚晶界区Mg含量(at.-%)达15-19。同时Zr含量(at,-%)明显增大可达28-33;并观察到局部晶界共晶熔化现象。通过1000℃固溶及变温热循环处理,合金中晶内出现CrN相沉淀,沿晶界有Cr2(C,N)相析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透射电镜的衍射方法,研究Co薄膜和衬底之间的界面的低温相变.用小角解理方法制备的室温原始样品经分析发现:室温下薄膜没有相变.在250℃,Co2Si为最先形成的硅化物;250℃30分钟处理后,产生大量的CoSi相.450℃1小时处理形成单相的CoSi.从本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发现:观察手段、样品制备方法、镀膜方法等因素会影响低温相变结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Fe3Al基合金的热加工工艺、合金化以及室温和中温抗拉性能并获得了具有较好室温和中温力学性能的合金。  相似文献   
5.
杜国维  王政 《金属学报》1994,30(9):A394-A398
应用电镜及X线衍射技术,研究了高温下Ni_(75)Al_(16.6)Cr_(7.84)Zr_(0.45)B_(0.1)Mg_(0.01)合金晶界失效行为。经1180℃保温,由于偏聚晶界区Mg含量(at.-%)达15-19。同时Zr含量(at,-%)明显增大可达28-33;并观察到局部晶界共晶熔化现象。通过1000℃固溶及变温热循环处理,合金中晶内出现CrN相沉淀,沿晶界有Cr2(C,N)相析出。  相似文献   
6.
杜国维  王政 《金属学报》1995,31(4):A151-A155
应用电镜及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含Cr及不含Cr的Fe-28at.-%Al合金中相变结果表明,1080℃淬火过程中,B2结构热畴已开始形成;缓冷通过B2相区,沿晶界出现α相;对Fe-28Al-5Cr合金还出现细小的CrN相沉淀,板状合金中B2→D03是一缓慢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张灶利  肖治纲  杜国维 《金属学报》1995,31(16):179-182
Si衬底上生长的Co薄膜,经250,450,500℃退火后.用电子显微镜对Co/Si界面处CoSi化合物的相转变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CoSi为多晶颗粒.CoSi相和基体无取向关系Co/Si界面在退火温度范围内的相变过程为:250─450℃450─500℃Co2Si+Cosi─→COSi─→Cosi+CoSi2  相似文献   
8.
张灶利  肖治纲  杜国维 《金属学报》1994,30(18):270-272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Si衬底上的Co薄膜氧化.发现:在550℃以下,薄膜氧化产物是CoO;在900℃再次进行真空热处理,CoO能转变为硅化物.薄膜氧化,对Co/Si界面硅化物转变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Co/Si和Co/SiO_2界面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电镜研究Co薄膜在氩气气氛或真空条件下热处理时Co/Si和Co/SiO2体系的界面反应.结果表明:在氩气氛下450℃处理时,Co薄膜均发生氧化,在Co/Si界面同时有硅化物形成,而在Co/SiO2界面,无硅化物产生.在真空条件下500℃处理1小时,薄膜没有氧化,在Co/Si界面形成完整的CoSi2外延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