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99篇
金属工艺   64篇
机械仪表   62篇
建筑科学   65篇
矿业工程   52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65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81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篇
冶金工业   93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金河  吕述斗 《农药》2003,42(2):35-37
淮北地区夏大豆田杂草种类有24科、68种,以马唐、鲤肠、铁苋菜、鸭趾草等为优势种,其主要出草峰在播种后10—30天内,不同耕作方式下,夏大豆田杂草出草规律不同。广灭灵及其与乙草胺混用是较为理想的化除配方。  相似文献   
2.
华北油田隐蔽油藏勘探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15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华北油田富油凹陷构造油藏的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勘探难度越来越大。面临勘探现状,华北油田认真分析勘探形势,立足资源基础,解放思想,积极转变勘探观念,有意识地加强隐蔽油气藏的深入研究与勘探,先后在冀中坳陷的饶阳凹陷、二连盆地的巴音都兰凹陷、乌里雅斯太凹陷等发现了多个规模富集的隐蔽油藏。通过隐蔽油藏的勘探实践,取得了四点主要认识、六点重要启示,对今后深化华北油田隐蔽油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用国产GH698合金棒材,在550℃、650℃、750℃下分别测试了100h、300h、500h、10000h的持久极限,并对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550℃、650℃持久试样的组织未发生变化,但750℃、300MPa持久试样中的大γ'相有粗化现象,这是高温应力长期时效的结果.由此确认GH698合金的长期使用温度不能超过750℃.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布式激励源涡流阵列传感器半解析模型的构建问题,提出了传感器半解析模型的直接FFT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虚拟采样和FFT得到传感器导线界面处线电流密度的傅里叶变换系数,然后根据层状介质空间中场量傅里叶变换系数传递关系,经反FFT得到场量的空间分布。建模过程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简化了半解析模型的建立过程,而且直接将激励源导线宽度考虑在建模过程之中,提高了建模精度;建立了该传感器的应用物理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其周围介质空间的电磁属性较为敏感,可望将该类型的传感器运用于金属结构的在线监测之中。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浮选pH值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晖  杜金芳  陈青 《控制工程》2012,19(3):416-419
矿物浮选过程中,矿浆pH值作为影响浮选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现浮选过程监视及优化控制的一个重要参量。目前的pH值测定仪存在交叉污染、测量滞后等问题,难以获得实时准确的pH值。为使浮选运行在最优状态,在泡沫图像特征提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混合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主元分析(PCA)方法对提取的多个图像特征进行降维,然后采用自适应遗传混合神经网络(AGA-HNN)建立pH值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浮选现场,预测结果能够实时跟踪实际值,根据预测值实时调整工况条件,改善了浮选效果,提高了浮选效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熔盐电化学转化方法,可将碳污染物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石墨化产物。本文综述了熔盐电化学石墨化的工艺流程、产物的结构特征与转化机理。详细介绍了碳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和铝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前景,突出了转化和利用丰富的二次碳资源实现高附加值应用的高效策略。最后,对开发熔盐电化学石墨化与规模化低能耗电解技术、构建先进高温熔盐电化学原位表征技术与定量化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电化学石墨化微观转化机理、推动石墨化产品的工程化应用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高Al2O3条件下(w(Al2O3)为15%以上)高炉渣系的熔化特性,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w(MgO)/w(Al2O3)、碱度(R)以及w(Al2O3)对高铝高炉渣的熔化温度及熔化热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炉渣熔化开始温度为1 248~1 291 ℃、熔化结束温度为1 432~1 485 ℃、熔化热为137~211 J/g;当w(Al2O3)=15%、高w(MgO)/w(Al2O3)时,发生了共晶逆反应,导致高炉炉渣熔化开始温度逐渐降低,但由于高炉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基本未变,所以炉渣熔化结束温度基本未发生改变;w(Al2O3)为20%时,随着w(MgO)/w(Al2O3)的增加,炉渣中易生成熔点较高的镁铝尖晶石,导致高炉炉渣熔化开始温度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炉渣液相线温度逐渐降低,导致炉渣熔化结束温度逐渐降低;随着碱度R的增加,高炉炉渣中生成了具有高熔点的化合物、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升高,使得高炉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逐渐增加、炉渣熔化结束温度逐渐升高;随着w(Al2O3)的增加,发生了共晶逆反应,故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逐渐降低,而随着w(Al2O3)的增加,炉渣中键能较大的Al—O键增多,需要在更高温度下才能实现炉渣的最终熔化,即熔化结束温度逐渐增加;随着w(MgO)/w(Al2O3)、R以及w(Al2O3)的增加,炉渣熔化热逐渐增多。分析认为,随着R的增加,炉渣中有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熔化热增加;随着炉渣中w(Al2O3)的增加,炉渣中Al—O键增多,解聚破坏熔渣结构消耗的热量增多;而随着w(MgO)/w(Al2O3)增加,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或熔化开始温度降低,造成熔化热增加。  相似文献   
8.
磁致冷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磁致冷材料磁热效应的表征方法,概述了国内外各温度区间磁致冷材料的研究进展。在20K以下温区,磁致冷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高导热率、低点阵热容和极低有序化温度的石榴石,如Gd3Ga5O12(GGG),Dy3Al5O12(DAG),Gd3Ga5-xFexO12(GGIG)及Er基磁致冷材料;20K~77K温度区间,磁致冷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重稀土金属间化合物中,如(Dy1-xErx)Al2复合材料等;在室温附近,具有大磁热效应的磁致冷材料以稀土Gd,Gd5(SixGe1-x)4(0≤x≤0.5)和MnFeP1-xAsx(0.15≤x≤0.66)合金为代表,特别是Gd5Si2Ge2(Tc=274K)和MnFeP0.45As0.55(Tc=300K)合金,在磁场5T下具有巨磁热效应,是Gd的2倍以上。总结了各温度区间磁致冷材料的选择依据。重点评述了室温磁致冷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室温磁致冷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催化光度返滴定微量锰的原理,拟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微量锰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1×10-7~1×10-5mol·L-1,具有较高的灵教度和准确度.用于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锰(Ⅱ),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从合成及加工制造技术、新产品开发及其应用诸方面诸方面综述了智能高分子材料,如智能高分子凝胶、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智能织物、智能高分子膜、智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开发的新成果,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