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The coercivity enhancement of ball-milled Nd2Fe14B/α-Fe nanocomposite magnets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ercivity could be enhanced through mixing a small amount of Nd powder with as-milled Fe-rich Nd-Fe-B powders. The anneal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agnetic measurement systems. Under annealing, some of Nd powders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hard magnetic phase Nd2Fe14B. On the other hand, a few of Nd would diffuse into the interface of Nd2Fe14B/α-Fe nanocomposite to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f the interfacial magnetic anisotropy. These two features are all beneficial to the coercivity.  相似文献   
2.
利用对靶磁控溅射交替沉积技术在不同Co靶电流下沉积Co/AZO纳米复合薄膜,并对其进行真空退火。研究了Co靶电流对薄膜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薄膜晶化程度随Co靶电流增加而降低,未发现Co的相关衍射峰;真空退火后,薄膜结晶性明显改善,0.3 A薄膜中出现了Co纳米颗粒,当Co靶电流增大到0.5 A时还发现了CoO纳米颗粒。UV-Vis光谱显示薄膜透过率随Co靶电流增加而降低,退火后透过率明显提高;光谱中还出现了高自旋态Co2+(d7)电子跃迁的3个特征吸收峰,0.2 A薄膜中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一种700℃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再热器和过热器的候选材料——Sanicro25奥氏体耐热钢。通过对Sanicro25组织结构、时效组织演变等微观组织,高温性能、持久强度、冲击韧性、低周疲劳强度和焊接性能等力学性能及耐蚀性研究进展的综述,指出了目前Sanicro25时效后冲击韧性大幅下降的不足,并且展望了未来Sanicro25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5.
对银铜爆炸复合板进行不同形变量后再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研究银铜爆炸复合板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界面结合状态,同时分析焊接界面处熔融产物形态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银铜复合板的结合界面均出现了爆炸焊接所特有的波形形貌,界面结合性良好,未出现明显的气孔、夹杂、空洞与微裂纹,银板与铜板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结合;形变率为80%后,未出现明显的界面分离现象;经350℃保温60 min后,不同形变率下银铜爆炸复合板均发生再结晶转变;与350℃相比,450℃、550℃退火处理时晶粒尺寸有所增加,当温度增加至650℃时,晶粒尺寸明显增加,同时界面处的显微硬度显著降低;银铜爆炸复合板界面处熔融产物中Ag与Cu成分随机性较大,未呈现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La(Fe, Si)13HY系合金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室温磁制冷材料,但该材料易粉化,如何成型并保持大磁热效应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La0.8Ce0.2Fe11.51Mn0.19Si1.3母合金并退火,之后制备成粉末。合金粉末在650 ℃, 850 ℃和1050 ℃不同温度下热压成型,将热压块体合金加工成薄片后进行饱和氢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VersLab对样品的相组成、微观结构、磁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在1050 ℃下热压样品的孔隙率最低,最大体积磁熵变最高,达到了144.7 mJ/cm3?K。1050 ℃热压样品氢化后居里温度提高至室温附近,仍保持了一级磁相变的大磁热效应,且没有裂痕产生,保持了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田娜  杨坤  刘晶  游才印 《稀土》2014,(5):69-72
利用X射线衍射及磁性测量分析,研究了LaFe11.5Si1.5粉末样品的相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合金主相具有NaZn13型结构,有少量α-Fe和LaFeSi杂相。随粉末粒径降低,样品的磁滞损失减小,粒径大于110μm的LaFe11.5Si1.5颗粒的磁滞约为4.44 J/kg,而小于30μm的LaFe11.5Si1.5的磁滞为2.31 J/kg。同时还观察到低温退火处理也能够降低颗粒的磁滞损失。降低LaFe11.5Si1.5系合金的颗粒尺寸和低温退火均有利于获得小的磁滞损失。  相似文献   
8.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和常规磁控溅射方法交替沉积了NiO/Ni纳米多层膜,研究了不同退火环境下多层膜的相结构、微观结构演化及光电性能。XRD和TEM结果表明,沉积态薄膜呈现明显的NiO和Ni交替多层结构;大气退火的NiO/Ni多层膜被氧化成沿(111)晶面择优生长的NiO薄膜;而真空退火的NiO/Ni薄膜仍然保持着明显的多层结构,各层膜的结晶程度提高。沉积态和真空退火态的NiO/Ni多层膜呈现低可见光透过率和低电阻率的特点,电阻率达到10-5?·cm数量级;大气退火的NiO/Ni多层膜呈现49.3%可见光平均透过率和高的电阻特性。  相似文献   
9.
以CoFeMnSi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图形化设计,以研究图形化CoFeMnSi薄膜的磁学特性。利用感光溶胶-凝胶法和激光干涉法制得条纹图形ZrO2薄膜,之后利用磁控溅射法在其表面溅射沉积CoFeMnSi,以达到制得图形化CoFeMnSi磁性薄膜的目的,并对其表面形貌和磁学特性进行了表征。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验证CoFeMnSi薄膜继承了ZrO2的条纹图形结构,条纹图形周期约为2μm;面内磁性测量显示薄膜398 kA/m磁场下的磁化强度与外磁场和条纹夹角θ呈180°周期性变化关系,且磁化强度介于390~440 kA/m;利用CoFeMnSi平膜面内磁化强度及面外磁化强度与外加磁场方向的变化关系,解释了条形薄膜磁化强度的θ角度依赖关系;采用磁力显微镜观察到磁畴结构形态为蜂窝状,磁畴尺寸大约1~2μm。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La(Fe1-xCox)13-ySiy(x=0.06,0.07;y=1.1,1.2)合金,将铸态合金进行了120h的退火处理,退火温度1373K。用XRD分析了合金的相组成,并用SEM、TEM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用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和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研究了合金的磁性能。结果表明,120h热处理合金的主相为NaZn13型结构,呈岛状分布的少量α-Fe杂质相随着替代元素Co、Si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元素替代明显促进了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NaZn13型主相的生成。合金的居里温度Tc和绝热温差ΔTab随替代元素的增加表现出规律变化。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替代元素含量可在退火时间少于一周的情况下得到具有较大制冷能力的室温磁致冷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