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8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某核电站冷凝器水室衬胶已服役12年,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冷凝器水室衬胶自服役至今的目视检查、硬度、厚度等历史检查数据,检测水室衬胶老化性能,包含硬度、厚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粘合强度、耐磨性等指标,对水室衬胶进行老化状态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2.
国内某核电站在进行某核岛容器的地脚螺栓复核螺栓力矩时,一颗螺栓发生了断裂。采用宏观形貌、化学成分、金相、物相、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地脚螺栓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容器罐体酸洗钝化时,酸洗液渗入地脚螺栓孔中,地脚螺栓因缝隙腐蚀和电偶腐蚀逐渐变细,最终在扭矩校核时发生断裂失效。同时,本文提出了防止该类地脚螺栓在其使用过程中发生类似事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亚湾、岭澳核电站换热器失效案例进行调研,分析了引起核电站换热器腐蚀失效的原因,并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核电站换热器的防腐蚀管理及维修策略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某核电站重要厂用水管道采用内壁涂层与阴极保护系统联合防护,一年多运行后,内壁部分区域防护层失效,对其失效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阴极保护系统中多个参比电极故障导致其反馈信号错误,造成过保护使防护层失效。通过2种方法对现有阴极保护系统进行评估,认为防护层应有计划地予以维护,保证破损率维持在30%以下,才能保证管道始终处于保护状态。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氮氨菲啶残留量,并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评定该方法不确定度的各分量值.样品经乙腈溶液溶解,过C18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评定结果表明,标准曲线引入、回收率实验产生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当牛奶中氮氨菲啶含量为0.0178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  相似文献   
6.
通过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浸泡试验、自腐蚀电位测定,研究了岭澳核电站CRF系统碎石过滤器的腐蚀现象,其主要原因被归结为微生物腐蚀的作用.对CRF系统碎石过滤器采用了以阴极保护为主的一系列防腐措施,保护电位测量和表面检查的结果表明 碎石过滤器得到了有效的防护. 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分析、体视显微镜和SEM/EDS对核电机组泄漏的高温取样冷却器蛇形管材料的化学成分、腐蚀宏观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观察,结合冷却器的环境工况,提出了蛇形管腐蚀失效的机理。腐蚀产物的EDS能谱分析显示,蛇形管腐蚀失效部位有大量Fe、P和微量Na元素存在,说明蚀坑和穿孔是因为磷酸盐诱发的碱性腐蚀所致。蛇形管外壁局部过热,促进局部液体沸腾汽化,使得近壁处水中的磷酸盐和杂质含量达到饱和,从而以固相析出附着在管壁上。一方面,析出的磷酸盐与蛇形管表面氧化物发生磷酸盐反应;另一方面,介质的浓缩与沉积使传热恶化,导致磷酸盐隐藏和碱性腐蚀的发生,从而造成蛇形管形成蚀坑和穿孔。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大亚湾核电站存在的腐蚀问题,分析了海洋环境下设备腐蚀的机理和特点。提出了核电站腐蚀控制方面材料选择、设计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化学成份分析、电化学性能测试及电化学阻抗谱对铝合金牺牲阳极不溶解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Fe、Si含量过高导致牺牲阳极不溶解、电化学性能差.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牺牲阳极在加速试验过程中,经过初期活化后表面迅速钝化,阻止了进一步溶解.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CPR1000型核电站重要厂用水系统管道的防腐选材和设计进行了讨论。介绍了重要厂用水系统存在的腐蚀类型及管线的防腐选材和防腐措施,指出了现有防腐设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