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2篇
能源动力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炼厂尾气压缩机结构紧凑、工作条件苛刻、工作介质复杂等特点,采用聚α-烯烃和季戊四醇四辛酯复合作为基础油,通过试验对多种功能添加剂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并确定最佳加剂量,最终研制的压缩机润滑油在实验室的条件下,通过各项理化指标测试,可满足炼厂尾气压缩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结合铝及铝合金热轧工作温度高、轧件表面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对基础油、乳化剂及其他添加剂的考察和筛选,确定了一种新的铝及铝合金热轧乳化液配方。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在国内某铝业公司的试用表明,使用研制的乳化液较之前的乳化液,能获得表面质量更高的铝轧件,完全满足生产各种类型铝制品润滑的使用要求。同时,研制乳化液的吨铝油耗比原用乳化液的吨铝油耗减少26%,能有效地降低工厂的工艺润滑成本。  相似文献   
3.
根据沼气高净化度分离CO2压缩机的润滑性能特点,分析沼气压缩分离CO2工艺条件,综合沼气特殊性质,对添加剂进行筛选、配比。研制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抗乳化性、热稳定性,热氧化安定性和粘温特性等,积炭生成量少、挥发性低、换油期长。使用该压缩机油后,设备气密性良好,CO2分离效率高,能满足沼气压缩分离CO2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工程机械的实际使用工况需要,研制出一种环境友好型重负荷工程机械专用脂,通过对基础油、稠化剂以及复合添加剂进行筛选与预测。采用聚内烯烃(PIO)与癸二酸二辛酯(蓖麻基)复合的合成油为基础油,其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通过润滑脂理化性能测试与现场应用试验发现,所研制的润滑脂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抗水性能,热氧化稳定性,机械安定性以及突出的极压抗磨性能,可满足工程机械相关连接轴销、回转支承以及回转机构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李胜  肖友程  卢朝霞  黄福川 《当代化工》2014,(10):2110-2114
论述了沼气性质及沼气収动机燃烧特点,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兲于沼气収动机的研究概况。同时,对沼气収动机的分类和特点迚行了总结与分析,幵针对沼气収动机特点,对提高沼气収动机热敁率的技术迚行了概述。最后,针对目前的収展形势,对沼气収动机今后的研究収展趋势迚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锈钢轧制油苛刻的使用要求以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 采用蓖麻基癸二酸二辛酯与季戊四醇四辛酯复合作为基础油,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有针对性地对多种功能添加剂进行筛选和预测; 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最优化配方的选取, 最终获得一种能满足冷轧工艺润滑性能要求、高性价比的环境友好型不锈钢轧制油。  相似文献   
7.
研究乙醇燃料发动机工作情况,综合分析乙醇燃料及其产物性质。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试验验证,对研制油试验配方进行筛选和配方目标优化。研制油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防锈性能、良好的粘温特性和低温流动性,可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有效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延长了换油周期和发动机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8.
沼气净化制取高纯度生物质甲烷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和对比了国内外沼气利用技术现状,综述了高压水洗工艺、化学吸收工艺、变压吸附工艺(PSA)、膜分离工艺、低温分离工艺和原位脱碳工艺等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概况,对各种工艺技术进行了对比和总结,指出需要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政府政策等因素对净化工艺进行选择和开发。  相似文献   
9.
针对润滑油配方综合评价需要考虑的指标多,且存在不确定性和相对性,最佳方案选择难等问题;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聚类决策法相结合,建立润滑油配方优选模型。首先,对润滑油配方进行灰色分类,并构建灰类白化权函数;其次根据AHP法确定各性能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对润滑油配方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配方方案的灰类等级。以球磨机油配方为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于润滑油配方优选是可行的,给润滑油配方的综合分析及评估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新思路和决策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沼气发动机工作情况,综合分析沼气燃料特殊性质,对添加剂进行筛选、配比。研制油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抗硝化性、抗腐蚀性、防锈性、粘温特性等,灰分适当,可延长换油周期,降低使用成本,能满足不同类型沼气发动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