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硬度试验和金相组织分析,研究采用MAG、CMT、PAW、TIG方法焊接的3 mm 1.4003铁素体不锈钢对接接头的常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4种焊接方法下接头的常规力学性能均较为良好;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丝的MAG、CMT、TIG接头,其焊缝组织均为板条状或网状铁素体和奥氏体,接头硬度较高。PAW不填加焊丝的焊缝组织为与母材同质的块状铁素体,其焊缝硬度不及母材。铁素体晶粒的粗化对接头的强度和硬度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GB/T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在测定玉米脂肪酸值过程中,存在提取液颜色较深而使终点不易判定的问题,在保证检测结果误差范围内准确可靠的前提下,通过增大标准溶液的浓度和酚酞指示剂用量的方法,使滴定终点容易判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MAG焊对1.4003铁素体不锈钢与Q345NQR2耐候钢进行对接焊,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金相组织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研究1.4003铁素体不锈钢与Q345NQR2耐候钢2种钢的焊接工艺。结果表明:1.4003铁素体不锈钢与Q345NQR2耐候钢对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良好;焊缝显微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对焊缝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改善;1.4003不锈钢侧热影响区为粗大的多边形铁素体晶粒,Q345NQR2钢侧热影响区为片层状珠光体组织+白色铁素体;焊缝组织主要为奥氏体,硬度有所升高,1.4003不锈钢侧粗晶区由于铁素体晶粒粗大,硬度有所下降;Q345NQR2耐候钢侧热影响区粗晶区为珠光体和残余奥氏体,硬度与焊缝的相差不大;对接接头室温和-40℃下的冲击性能均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汽车车身板材最常应用的材料就是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定的可塑性和高强度。现在已经是众多汽车生产厂家优先选择的车身材料之一,但是铝合金车身材料在使用的时候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熔点比较低,会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汽车铝质车身的特点,深入了解汽车铝质车身材料修复新技术的实践情况,希望能够给以后的汽车修复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完全热力耦合模型建立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锥形搅拌针和柱形搅拌针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工况下,轴肩产热量高于搅拌针的产热量,且随着厚度的增加,温度的峰值曲线逐渐降低;温度场曲线关于焊缝中心线呈现为类Ω形,前进侧温度高于后退侧温度,其中上表面温度曲线在轴肩内为平台状,焊件内部及下表面为山峰状;相同条件下,锥形针产热量高于柱形针,随距焊缝中心线距离的增加,温度的差值也增大。  相似文献   
6.
脂肪酸值的大小及变化是判断粮食品质变化的重要指标,是现有分析粮食品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其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测定结果的再现性也较差,文章对粮食脂肪酸值测定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GB1354-2009<大米>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在GB1354-1986<大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将黄粒米、矿物质、色泽、气味等指标改为强制性指标,将原来的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和修订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对标识、标签的要求和判定规则.该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推动我国大米品质的改良,产品系列化规...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拉伸、弯曲、硬度试验和金相分析等,对ER 5356铝合金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断口进行了SEM扫描分析,结果表明:ER 5356铝合金焊丝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和抗弯性能均符合要求;焊缝区显微组织主要为α(Al)相基体和其上分布的部分析出β(Mg2Si)相,焊缝晶粒形态为等轴树枝晶,焊缝中心最后冷却,焊缝中部冷却较慢为等轴晶粒,晶粒均匀细小;热影响区的焊接温度超过了原有的时效温度,但又未达到固溶温度。出现了过时效效应,从而产生了过析出的软化区。  相似文献   
10.
GB1354-2009《大米》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在GB1354-1986《大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将黄粒米、矿物质、色泽、气味等指标改为强制性指标,将原来的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和修订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对标识、标签的要求和判定规则。该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推动我国大米品质的改良,产品系列化规范化生产及行业的发展。笔者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新标准提出了几点补充建议,供业内同仁们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