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6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性能和板形是无取向电工钢的重要产品特性,卷取温度作为生产控制中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对它们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大生产实验,发现高温卷取、U形卷取的层流冷却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晶粒长大和均匀热轧带钢组织,并进一步提高无取向电工钢的电磁性能,但是会增大带钢纵向厚度的波动,对带钢横向厚度的控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显微硬度计、光学显微镜以及透射电镜分析了氮对含0.06%~0.10%C(质量分数)铝镇静镀锡板再结晶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钢中N含量的提高,再结晶温度呈提高的趋势。当N含量从约0.0020%提高到约0.0050%时,再结晶温度T50将从570~580℃,提高到590℃,提高幅度10~20℃。再结晶温度提高的原因与钢中N含量提高导致AlN析出物增多,阻碍再结晶有关。  相似文献   
3.
宋沙沙  桑圣峰  闻杨  莫志英  柯于军  林悦 《轧钢》2022,39(5):108-112
板形是冷轧带钢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等级,同时影响着机组的生产效率和成材率。针对某1 420 mm酸轧机组生产的带钢出现中浪板形易导致连退产线出现带钢起筋的问题,介绍了酸轧机组的板形控制原理,分析了热轧原料凸度、热轧终轧温度、弯辊力控制模式、冷轧轧机中间辊辊形对带钢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钢中浪板形与热轧原料凸度和终轧温度密切相关;采用微中浪目标曲线自动控制时,带钢板形的边浪、中浪幅值都要小于手动控制模式;通过对冷轧机中间辊辊形进行优化,使其边部倒角更加圆滑过渡,能够有效改善边降过大的缺陷,同时板形控制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热轧原料凸度、提高终轧温度、开展板形自动控制以及优化中间辊辊形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冷轧带钢中浪大的板形问题,为连退生产运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RH处理超低碳钢中总氧含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300 t RH处理超低碳铝镇静钢的生产数据,分析了RH处理过程中钢中总氧和夹杂物含量的变化.分析讨论了吹氩强度、顶渣成分、处理时间、初始溶解氧含量和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氧化等对钢中夹杂物和总氧含量的影响,为生产优化RH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钢水洁净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尹显东  齐韦  万一群  徐海卫  莫志英  殷龙 《轧钢》2022,39(4):137-142
针对低锡量镀锡板点锈问题,测试了锡层孔隙率、锡层在基板上的截面分布、基板表面轮廓形貌以及Tafel曲线,从电化学腐蚀角度分析了点锈的原因。结果表明:点锈产生的原因与镀锡板表面漏铁有关,Fe2+的溢出与锡层产生电势差,为原电池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助熔剂对镀锡板的腐蚀性和溜平作用使锡层聚集在基板表面的凹坑处,加剧了镀锡板表面漏铁的概率。基板的表面轮廓越复杂,凸点数越多,越易导致锡层分布越不均匀,镀锡板耐蚀性越差。为此,对助熔剂进行了管控,高锡量镀锡板仍用助熔剂助熔,低锡量镀锡板改为水助熔,且当助熔剂槽切换为水助熔的时候,需要确保槽内无助熔剂残留。对平整工艺段的基板表面轮廓进行管控,通过改变工作辊的毛化参数,降低连退基板的凸点数,同时限定凸点数低于80个/8 mm的基板可用于低锡量镀锡板的生产,如凸点数高于80个/8 mm,则用于高锡量镀锡板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方圆  莫志英  孙超凡  吴志国  刘伟  宋浩 《钢铁》2019,54(2):48-52
 为了开发二次冷轧镀锡板,采用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二次冷轧压下率对镀锡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二次冷轧压下率提高,试验钢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各向异性增加,伸长率降低,当二次冷轧压下率为20%时可获得较高的硬度和伸长率的匹配。同时二次冷轧压下率对织构影响明显,当压下率为20%~40%时,α取向线中最高取向密度出现在{223}〈110〉~{445}〈110〉之间,可达到6.2,并且随变形量增加,γ取向线中{111}〈110〉取向密度逐渐从3.1降低到2.7,{111}〈112〉取向密度逐渐从4.9提高到5.3。  相似文献   
7.
冷却通道截面形状对高炉铜冷却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热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炉铜冷却壁水流通道断面设计的方法,通过1:1热模拟试验验证了冷却壁本体与冷却水之间传热量的关系.采用优化后的复合扁孔型水流通道,可以降低冷却水消耗量24%,同时可将铜冷却壁的厚度减少20 mm,而且优化后的铜冷却壁对降低冷却水流速和改善传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喷雾阀嘴是喷雾罐的关键部件,其成形过程复杂、难度较大。采用三维光学扫描仪检测喷雾阀嘴各步成形件的三维尺寸,推导模具方案进行逆向建模。同时采用有限元技术分析喷雾阀嘴成形过程特点,探索材料性能对其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实现了精确分析喷雾阀嘴复杂的多步成形过程,可分析喷雾阀嘴任一时刻、任一位置的成形状态和成形质量状况。同时得出,MR T3-BA材料或比其屈服强度更高的材料容易出现成形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9.
莫志英  方圆  刘伟  吴志国  王雅晴  孙超凡 《钢铁》2019,54(12):70-74
 为了开发高硬度二次冷轧镀锡板,采用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二次冷轧压下率对氮强化镀锡板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二次冷轧压下率提高,试验钢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各向异性增加,伸长率降低,当二次冷轧压下率为44%时可达到DR-9M的技术要求。同时采用高碳和氮强化成分体系配合低温退火不利于有利织构{111}的形成,织构取向密度的峰值出现在{001}<110>~{114}<110>、{223}<110>~{445}<110>和{554}<225>,冲压成形时易在45°方向上产生制耳。  相似文献   
10.
镀锡板产品轧制厚度薄,用于包装的镀锡板需严格把控质量以避免缺陷的产生,故探究用于生产镀锡板所用基板钢铸坯的夹杂物的成分、形貌、尺寸、数量分布规律尤为必要。采用高频水浸超声检测技术对镀锡板基板钢铸坯中夹杂物的尺寸、数量分布进行了检验分析,并结合大样电解、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对镀锡板基板钢铸坯中的夹杂物进行了成分、种类、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铸坯内弧1/4处和外弧处有明显的夹杂聚集区,整体范围内夹杂物的数密度为6.25×10^(2)个/m^(3),局部夹杂物的数密度为3.33×10^(9)个/m^(3);大型夹杂物的主要组成为Al_(2)O_(3)及少量SiO_(2)、CaO等夹杂物,此外还发现含有K2O的大型夹杂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