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叶片泵工作压力很高时,油液可压缩性已经不能忽略.本文在考虑流体可压缩性的情况下,对高压子母叶片泵叶片与定子之间的内法向接触反力进行建模和计算机仿真,得到了与实际情况更接近的内法向接触反力的变化曲线,并与普通低压叶片泵定子与转子之间接触反力的变化曲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者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外现有的文献仍按流体的不可压缩性的假设计算的.高压子母叶片泵叶片从大圆弧区向排油区过渡时,该力的曲线有一个变化的尖角,这样就更加真实地体现叶片与定子之间力的变化情况.最后对该曲线出现的尖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尖角消除的方法,以期得到最佳的叶片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2.
叶片泵配流窗口的流动状态及其对泵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双作用叶片泵配流窗口的流动状态对泵的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配流窗口流动状态的结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以静力平衡式液压马达为例,研究单作用(径向柱塞式)大扭矩液压马达,利用回转偏心套的方法,来改变变量偏心轴的偏心距,以实现液压马达连续无级变量的可能性,同时探讨变量偏心轴的设计原理,参数选择方法,以及采用这种变量机构,液压马达所能达到的性能指标。文中还附有变量轴的计算实例,以供有关方面参考。一、变量机构的工作原理对于单排单作用的静力平衡式液压马达,排量以下式表示:q=2·Z·e·FZ——柱塞数;e——偏心距;  相似文献   
4.
轴向柱塞泵气穴振动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轴向柱塞泵在配流过程中产生气穴的原因,对泵噪声特性的影响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怎样计算较为简便通常人们习惯于根据试验系统的回收率和被试泵(马达)的试验功率来计算试验台补偿设备的功率值。被试泵最大试验功率是已知的,但是,各种试验系统的回收率应该取多少才合适,则往往使设计者费于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院校统编讲义和有关液压传动设计手册中对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减振孔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笔者在计算中发现该计算方法与实际相差甚远,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采用非对称带闭死角和减振孔结构配流盘的轴向柱塞泵的瞬时流量脉动特性,分析了配流盘结构对泵输出流量特性的影响。提出了综合考虑消除压力冲击和减少流量脉动等因素的配流盘减振结构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高压子母叶片泵流量均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液压用油的可压缩性,研究高压子母叶片泵流量均匀性及其改善的办法。对液压传动领域中传统的忽略油液可压缩性的理论瞬时流量公式进行修正,建立考虑油液可压缩性时的理论瞬时流量数学模型,绘出理论瞬时流量波形图,计算出流量不均匀系数。通过研究泵的工况参数变化与流量不均匀系数的关系,确定影响高压子母叶片泵流量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油液的体积弹性模量、泵的工作压力、转速和阻尼的结构型式及参数,而不是排油腔几何容积变化率的不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阻尼结构型式及参数,使工作腔在预升压过程中,由机械闭死压缩、阻尼倒灌及吸油区叶片伸出耗油而产生的瞬时损失流量在时域上叠加,并将叠加后的幅值近似为常值,可有效地改善泵的瞬时流量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叶片泵的各种类型叶片受力特性不同的问题,以无厚叶片、顶部为圆弧的单面后倾叶片及对中圆弧叶片三种类型为例,对吸油区的叶片受力进行分析建模,仿真得到一系列叶片所受接触反力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忽略叶片厚度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异,顶部有圆弧的叶片比单面后倾叶片受力状况要好。  相似文献   
10.
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对缸体的液压作用力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考虑了在预升、卸压过程中,轴向柱塞泵柱塞油缸腔内油液压力是渐变的情况,推导出了配流盘对缸体液压作用力矩的表达式,并依据公式进行仿真分析,找出了闭死角与液压力矩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