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冶金工业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韶钢炼轧厂90tConsteel电炉改为电转炉以后的生产情况,对操作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对比了电转炉和转炉的优缺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Consteel电转炉具备可操作性,低成本生产,与转炉基本相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韶钢30MnSi PC钢生产情况。针对产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取样分析并研究对策,然后制定解决方案。通过攻关,30MnSi PC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钟寿军  王三武  凌云  黄义东 《河南冶金》2006,14(Z1):100-101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确定了韶钢90tCONNSTEEL电弧炉的非线性电抗模型和电气圆图.从而制定了较合理的供电曲线.文中着重讨论了建立电弧炉电抗模型的原则、方法及其对制定合理供电曲线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制定合理的轧制工艺,使用热摸拟相变膨胀法,结合金相组织分析及硬度试验方法,研究钒氮微合金化生产的25Mn Si VN(600 MPa级)高强抗震钢筋的组织相变规律。试验测出了25Mn Si VN动态连续转变CCT曲线,同时测定了该钢种的Ac1、Ac3、Ar1、Ar3平衡临界相变点温度。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低于3℃/s时,仅发生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相变,当冷却速度大于3℃/s时,发生贝氏体相变,当冷却速度大于15℃/s时,发生马氏体相变。为保证25Mn Si VN钢中获得均匀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避免产生贝氏体甚至马氏体组织,大生产时,应控制钢筋轧后冷却速度不超过3℃/s。运用本试验研究成果,制定了合理的轧制工艺,生产出了性能合格的600 MPa级高强抗震钢筋。  相似文献   
5.
对韶钢特棒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系统框架、选型方案,L1系统、L2系统、传动系统和网络系统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围绕汽车后桥齿用22CrMoH钢,通过开展连铸正交试验,优化连铸过程电磁搅拌工艺,改善连铸坯横截面成分偏析,在轧制过程中采用大压下量的开坯轧制工艺,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进行多道次大压下量变形轧制,促进圆钢心部组织动态再结晶,从而改善齿轮钢热轧圆钢一次带状组织,改善汽车后桥齿轮热处理变形.采用上述工艺技术制备的重载汽车后桥...  相似文献   
7.
采用KR铁水脱硫—130 t BOF—炉外精炼(LF+RH)—320 mm×425 mm大方坯连铸—开坯—热轧工艺生产稳定杆用弹簧钢60Si2Mn。通过控制入炉铁水成分、转炉终点、LF终渣碱度、连铸过程全程保护浇注等工艺措施,生产出低倍组织良好、纯净度高的60Si2Mn弹簧钢。结果表明:钢中磷、硫的质量分数小于0.010%,氧的体积分数不大于10×10~(-6),钢中非金属夹杂物A,B类不大于1.5级,C,D类不大于1.0级,可以满足用户对汽车稳定杆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期生产的一批屈服强度偏低的HRB500E抗震钢筋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氧氮含量等分析,结果表明:屈服强度低的钢筋组织为正常的铁素体+珠光体,钢中的C,Si,Mn,V等合金强化元素含量正常,但钢中N的体积分数仅有(66~94)×10-6,屈服强度性能合格的样品中N的体积分数达到130×10-6,HRB500E使用VN微合金强化,只有当钢中N含量达到一定程度(钒氮比为3.64:1),V的析出强化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通过改进VN微合金化方式,使用钒氮合金进行VN微合金化,有效提高和稳定了钢中的氮含量,提高了钢筋的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确定韶钢90tCONSTEEL电弧炉的非线性电抗模型和电气圆图,从而制定了较合理的供电曲线.文中着重讨论了建立电弧炉电抗模型的原则、方法及其对制定合理供电曲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