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1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应用10mm薄板铸锭制备的NdFeB烧结磁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dFeB薄板铸锭具有晶粒细,富钕相分布均匀及在稀土含量较低时可以防止α-Fe相出现的特点,是一种适合制备高性能烧磁体的合金铸锭,本文介绍了一种用10mm薄板铸锭和球磨制粉方法制备烧结磁体的工艺,在设备要求较低的情况下制备得到了Br=1.37T,(BH)max=320kJ/m^3(40MGOe)的烧结磁体,同时比较了使用常规铸锭和常规工艺的结果,强调了氢爆法在该工艺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该工艺的改进方向和10mm铸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用倾斜样品X-射线衍射学(STD)和饱和磁化强度测量,研究了960MeV氩离子低温(195K)辐照多晶钇铁柘榴石Y_3Fe_5O_(12)(YIG)所引起的非晶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960MeV氩离子引起YIG晶态→非晶态转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子能损起主导作用,但也需要一定的辐照剂量。并在辐照剂量0≥1×10~(14)Ar/cm~2时,在电子能损S_e=8.3MeV处,首次观察到了几乎完全的非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成分为Nd_(12)Fe_(77)Co_5B_6的合金进行快淬后晶化处理,得到的薄片和磁粉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性能和结构分析,发现在晶化处理后的薄片中出现明显的磁各向异性。其方向为Nd2Fe(14)B晶体的易磁化轴-c轴方向,这种各向异性有利于获得高性能的粘结快淬NdFeB磁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真空感应法制备高铌含量Ni47Ti44Nb9形状记忆合金,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探索了热处理制度对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i47Ti44Nb9合金在300℃以前或400℃以后处理,相变温度As、Af 、Ms、Mf变化很小,而在300~400℃处理,相变温度As;Af、M5、Mf呈近似线性上升,即300~400℃是Ni47Ti44Nb9合金相变温度调节工艺敏感温度区间.相变焓的变化与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呈相反趋势,即Ms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递增,相变焓则呈递减趋势.组织分析表明,在300~400℃进行处理,由于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所以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温度发生明显变化.因而,300~400℃的特征相变处理温度区间对NI47TI44Nb9合金的加工、热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对生皮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声波对生皮的作用.试验选取了20kHz和40 kHz 2种频率的超声波,对猪皮和羊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于生皮,有助于生皮中的可溶性蛋白、脂肪及纤维间质的溶解去除,而不会导致胶原纤维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热处理对Ni47Ti44Nb9记忆合金相变温度的影响,利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电阻-温度测量仪等实验手段观察和分析了记忆合金不同热处理后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变化.Ni47Ti44Nb9合金马氏体相变温度主要是由成分决定的,然而退火温度和冷却速度也影响Ni47Ti44Nb9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退火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大,相变温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对裸皮脱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比了常规脱脂条件及施加超声波对猪皮脱脂的影响。实验选取了20kHz和40kHz两种频率的超声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于脱脂过程有助于生皮中脂肪的溶解除去以及表皮的脱落,而不会导致放原纤维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纳米复合支架结构与生物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复合成型致孔一体技术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n-HA/PA66) 硬组织修复支架,采用SEM、XRD、IR和燃烧实验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支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HA粒子以纳米尺度均匀分布于复合支架材料中;复合材料的两相界面为氢键键合和配位键合;支架的孔隙相互贯通,不仅有平均孔径约450 μ m的大孔,大孔壁上还富含0.5~50 μ m的微孔。动物实验证实,该纳米复合支架具有高的生物活性和好的组织相容性,能与硬组织形成骨性结合,其孔隙范围有利于骨组织、血管、骨细胞的长入,可作为硬组织修复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9.
通过复合→成型→致孔一体技术制备n-HA/PA66硬组织修复支架,采用SEM、XRD、IR和燃烧实验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n-HA粒子以纳米尺度均匀分布在复合支架材料中;2)复合材料的两相界面为氢键键合和配位键合;3)支架的孔隙相互贯通,不仅有平均孔径约450μm的大孔,大孔壁上还富含0.5~50μm的微孔.动物实验证实,该纳米复合支架具有高的生物活性和好的组织相容性,能与硬组织形成骨性结合,其孔隙范围有利于骨组织、血管和骨细胞的长入,可作为硬组织修复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0.
n-HA/PA66/HDPE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酰胺66(PA66)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备了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用化学分析法、燃烧实验、热分析、AFM、IR、XRD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组成均一,具有高强柔韧的力学性能,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高密度聚乙烯三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稳定的界面结合。因此,该三元复合材料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骨修复材料,在生物医学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