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3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8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从一开始铝就在航空发展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903年一种铝合金(含8Wt%的铜)被应用于莱特兄弟的飞机发动机中驱动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行。研究这种合金发现其中GP区以双模型分布(bimodal distribu-tion)进行沉淀硬化:铸造过程中产生的较大的GP区(10~20nm),最近90年中,在室温时效能产生较小的GP区(3nm)。莱特飞机曲轴箱中出现的沉淀硬化比威尔姆在1909年首次发现这种硬化现象要早,这样沉淀硬化的铝合金在航空中的应用1910年就已实现。  相似文献   
2.
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磨粒磨损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MLS-23胶轮磨损试验机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MolecularWeightPolyethylene)的磨粒磨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磨损圈数(磨损时间)载荷对其耐磨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600)对其磨损表面形貌的观察,作者指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磨粒磨损的主要机理是犁耕和亚表层生断裂。  相似文献   
4.
分形理论在材料磨损表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分形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材料的磨损中,分形理论也显示出其优越性。本文主要综述了分形理论在材料磨损表面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L-抗坏血酸和β-环糊精为底物,利用海洋微生物Y112所产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催化合成2-氧-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A-2G)。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3个对AA-2G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pH、底物浓度、加酶量),然后应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优化AA-2G酶法合成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90.78U/g·β-环糊精,pH 9.07,底物浓度56.81g/L,底物配比11(体积比),转化时间24h,温度45℃。该条件下,AA-2G的产量为10.62g/L。  相似文献   
6.
郦剑  黄立萍 《金属热处理》1997,(10):40-40,42
重力式热管冷却器在等温盐浴炉恒温控制中的应用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杭州310027)郦剑黄立萍等温淬火在中温转变区域进行,得到下贝氏体组织或下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工件内部应力很小,与普通淬火工艺相比,工件的变形与开裂的危险显著减小,在同样的强度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