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2.
基于XML异构数据集成中间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会峰  万会蕊 《福建电脑》2006,(8):128-128,85
本文首先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现有的异构数据集成方式,并对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做了简单的比较;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中间件数据集成系统框架。并介绍了其实现过程和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建立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具体特点,分析了系统结构和移动终端的硬件组成,给出了实现该系统软、硬件终端以及WAP网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钢新和应用普及。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日趋成熟,社会化网络逐新兴起。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等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在开辟新的产业增长点。从各行各业源源不断生成的种类广泛、数量庞大、产生和更新速度加剧的大数据蕴含着前所未有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对企业决策产生了变革性影响,为各行业彩发辰带来了重大彩战略机遇和不可忽视的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5.
基于J2EE组件的数据集成平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构数据的集成研究已为热门研点,而在解决信息异构问题时,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效的应用框架。介绍了一种采用组件技术,面向只读应用的异构数据集成平台模型,该平台模型主要用于集成各信息系统的不同类型数据源,为用户提供透明访问各数据源的中间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提出了凝聚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实力的攀升,更离不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本质飞跃。从1994年美国《财富》发布世界500强排名以来,"进入世界500强"就成为很多中国企业抹不去的情结,变为一种光荣与梦想,深深植入很多企  相似文献   
7.
网格(Grid)被誉为继Internet和Web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网格计算可以满足海量商业数据分析所需的CPU资源要求。因此。Web服务技术与网格计算技术的融合,是推进知识型信息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利器,它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电子商务开发和运营模式.文章介绍了网格计算的特点、基本功能和体系结构,并对网格计算的应用和网格计算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探讨了网格在知识型信息服务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现如今,伴随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化,消费意识更加个性化。无论是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还是营销与服务都必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消费者体验式的参与彻底颠覆了传统生产的垂直分工体系,微笑曲线的理论基础将不复存在。"微笑曲线"分工模式下,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流程化管理,提供低成本的标准化产品,获取竞  相似文献   
9.
基于XML的粮食储备库异构信息集成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早期所使用的各种粮食信息由于其数据具有海量性、多源性、空间性、时间性、形式多样性等特点,使得粮食信息共享成为一个难题.本文提出一个基于XML技术的异构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框架,以XML统一的信息描述标准去定义各种数据源中的数据,使实现异构数据源的信息集成与信息平台的查询和检索等数据互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孙会峰 《软件世界》2014,(11):12-12
价值创造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根本。工业化时代,企业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为特征,通过规模化生产,提供标准化产品,获取行业平均利润,各企业按其所处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的产业分工位置分享价值。当前,这一存续已久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模式正在发生嬗变。借助互联网平台,企业、客户及利益相关方全流程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诸环节,正在形成新的价值创造和分享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