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内嵌一种无厚度内聚力黏结单元的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混凝土损伤模型,对CFST(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核心混凝土单轴压缩试验进行了全过程仿真三维数值模拟,并结合立方体核心混凝土试块单轴抗压强度的试验室测试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较为准确的展示方钢管核心混凝土受压破坏过程的四个阶段的裂纹扩展和剥落程度。试验结果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无厚度的内聚力黏结单元没有对混凝土试块整体的承载力产生影响,证实了黏结单元的有效性,并得出了适合核心混凝土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从根源上了解方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石英摆片是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关键部件,挠性梁是摆片最重要的部分,它的强度计算一直是极为重要的课题。若挠性梁力学强度不足,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力学冲击后,会出现断裂失效。从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挠性梁的结构展开,分别从输入轴方向、摆轴方向和输出轴方向对挠性梁的力学强度进行了计算。由于理论计算的局限性,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了仿真,最终得出了一个可靠的计算方法。在后续的石英挠性梁设计过程中,可依据此计算方案进行初步的评估分析,以免加工成型后的挠性梁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谐振式曲轴弯曲疲劳试验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传统工程在对曲轴进行疲劳分析的过程中,往往还是将曲轴所承受的载荷历程视为静力加载。因此通过对谐振式试验台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并将动力学分析的结果与静力学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为今后的工程试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用标准缺口件替代实际曲轴进行疲劳分析的可行性,以某型号曲轴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曲轴的受力状态。以此曲轴为基础,分别设计了适用于该曲轴的圆形缺口件和椭圆形缺口件,研究了二者的尺寸参数对应力分布和应力梯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两种缺口件的优选设计方法,并完成了两种缺口件的优选设计,最后对椭圆形缺口件有限元计算结果和曲轴弯曲疲劳试验中圆角应力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椭圆形缺口件在应力状态、应力梯度两方面都比圆形缺口件具有更高的等效精度,其最大应力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曲轴弯曲疲劳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小于2.07%,从而验证了应用椭圆形缺口件进行曲轴疲劳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曲轴弯曲疲劳特性的预测研究,首先利用应力梯度法对曲轴的应力分布进行拟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拟合得到的应力分布函数结合不同定义形式的临界距离法,对材料属性一致、但是结构不同的曲轴的疲劳特性进行预测研究,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基于间接定义的临界距离法在预测结构不同的曲轴的疲劳特性时,临界点法和临界线法的预测结果几乎一致,同时误差也较大;而当利用直接定义的临界距离法在对该类曲轴的疲劳特性进行预测时,较临界点法误差较大,而临界线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确度,更适合在实际工程当中采用。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焊接速度(23.5,47.5,75.0mm·min~(-1))下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对AZ31镁合金和6061铝合金进行对接焊,研究了焊接速度对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速度焊接后,接头焊核区存在条带状组织,焊核区晶粒发生细化;在前进侧焊核区/热机影响区界面处生成了少量金属间化合物Al_3Mg_2和Al_(12)Mg_(17);随着焊接速度的降低,各区域的晶粒尺寸有所增大,材料混合均匀程度有所增强;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后退侧不同区域的硬度均先降后增,前进侧的硬度整体呈增大趋势,接头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有所下降;拉伸断裂均发生在接头前进侧焊核区/热机影响区界面处,断裂模式均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曲轴弯曲疲劳特性,将McDiarmid多轴疲劳模型应用到曲轴弯矩疲劳极限载荷预测当中。首先开展了曲轴在弯矩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分析,确定了该类疲劳属于多轴疲劳;其次利用了坐标变换法,获得了临界平面内的坐标以及剪切应力与法向应力值;最后对一款曲轴在疲劳极限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状态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极限应力值,对同种材料、结构不同的另一款曲轴的疲劳极限载荷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McDiarmid多轴疲劳模型在预测曲轴疲劳极限载荷时有时会导致较大误差,而经过应力比修正后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更适合在实际工程当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段斌斌  孙嵩松  焦黎  周文利 《计算机科学》2014,41(9):101-103,109
为了实现高速融合网络数据传输中的差错控制,针对现有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计算速度难以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嵌套CRC码实现高速数据差错控制的方法,并在Xilinx公司的FPGA芯片上进行了实现。该嵌套CRC码由多个通道的传统CRC码并行计算器同步计算得到,可大幅度提升差错控制码的生成速度,并通过不同计算通道的组合,支持多种流量的差错控制。最后分析了嵌套CRC码的计算性能以及差错控制能力,并提供了设定嵌套次数、通道数以及计算通道并行计算位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经实施,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以后,卫生行政部门如何综合协调其他相关监管部门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真的思考:①采取措施解决相关监管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和职责不明的问题,减少监管缝隙;②明确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协调的具体职能并赋予卫生行政部门具体的综合协调权限;③从监管成本和监管效率看,基层餐饮监管以卫生、药监一支队伍执法为好;④应当解决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疾病预防控制等食品检验机构未经计量认证项目的出证效力问题。⑤向立法机构提出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某些条款。  相似文献   
10.
不同强度理论在曲轴疲劳研究中的对比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有限元法对曲轴在弯矩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并结合插值法对曲轴的应力分布进行拟合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临界距离法与不同强度理论对相同材料、不同圆角半径的曲轴的结构疲劳特性进行预测研究,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基于第一强度理论与临界距离法对圆角半径不同的曲轴的疲劳特性进行预测时,无论是临界点法还是临界线法都会造成较大误差;而当基于第三及第四强度理论与临界距离法进行预测时,临界线法比临界点法的预测精度更高,分析认为这是由曲轴的破坏类型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