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2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庄丽宏 《城市住宅》2021,28(8):199-200
从20世纪90年代初"丢图板"开始,数字技术便逐渐渗透至建筑设计的每个环节.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以空前的影响力冲击建筑创作到建造的过程,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被忽视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各专家学者既有文献进行研究,以建筑中数字技术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对目前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评述与展望,以期为今后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新的探索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快原子轰击电离质谱法分析辽河馏分油中的环烷酸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碱醇溶液、氟里昂 -1 1 3溶剂萃取法分离出辽河原油 2 0 0~ 43 0℃馏分中的石油酸。通过红外光谱、快原子轰击电离质谱电离 ( FAB-MS)等方法对所分离出的石油酸进行检测 ,得到了有关环烷酸结构与组成的分析结果。研究表明 :辽河原油 2 0 0~ 43 0℃馏分中环烷酸分子量分布在 1 4 2~ 692 Da之间 ,碳数分布在 C8~ C48之间 ,其中单环、双环及三环环烷酸含量占石油酸总量的 80 %以上。为进一步研究环烷酸的腐蚀及与其有关的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步法在850℃合成了(1-x)Pb(Ni1/3Nb2/3)O3-xPbTiO3(x=0.28~0.42)陶瓷,粉末均为单一钙钛矿相。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介电性能检测表明:所研究的陶瓷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200℃。对1200C烧结的0.64Pb(Ni1/3Nb2/3)O3-0.36PbTiO3陶瓷的铁电性能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发现组成在准同型相界的陶瓷铁电性得到增强.而这种铁电性增强正是由组分及结构和准同型相界的本质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铜腐蚀及其缓蚀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论述了铜及其合金在各种环境下的腐蚀和影响因素以及所采取的缓蚀措施.在众多的缓蚀方法中,重点归纳和总结了有机缓蚀剂的应用,其中以唑类应用最为广泛而且效果最好,其次是烷基硫醇和烷基硫代硫酸盐自组装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缓蚀剂的使用中,最好同时选用几种都有抑制铜腐蚀作用的缓蚀剂即复配缓蚀剂. 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效凝胶色谱仪(GP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及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标样,采用线性校正法进行校正,经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得到VGO馏分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考察了该方法测定的精密度,并与传统蒸汽压渗透计法(VPO)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相对偏差小于1%,与传统VPO方法相比分析速度提高5倍,进样量减少到1/10。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自动化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高酸度柴油微波辐射精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微波辐射法柴油脱酸的原理。采用正交设计法确定柴油微波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各因素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碱性溶剂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4倍,剂油体积比0.25:1,辐射压力0.06 MPa,恒压辐射时间5 min,辐射功率300 W,可将柴油酸度(KOH)由1 704 mg/L降至23.9 mg/L,达到国家规定的GB 252-2000质量标准,柴油回收率达99.3%。该精制过程无需破乳剂,具有清洁、高效、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环烷酸腐蚀及缓蚀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影响原油中环烷酸腐蚀的主要五大因素和控制腐蚀的四种措施。在对腐蚀易发生的三个部位评述过程中着重讨论了实验室模拟分析方法,以及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吸附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柴油烃类组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液- 固吸附柱中填充100 ~200 目的硅胶,分别选用正戊烷和二氯甲烷为洗脱剂,将柴油分为饱和烃及芳烃两部分。然后再采用色谱/ 质谱(GC/ MS) 联用仪分别对饱和烃及芳烃进行分析,得到了关于柴油碳数的烃类组成。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石油及其产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组成可用一系列方法来描述,其中四组分(SARA)(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石油组分分析中。通过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报道可以看出,分离方法不同,检测方式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在对各种方法的比较中得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法是目前最有效的分析方法,也最能代表石油及其产品结构族的组成。  相似文献   
10.
氟离子CIMS法测定北海高酸馏分油中的羧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柱色谱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出两种北海高酸馏分油中的羧酸。采用红外光谱仪(IR)考察分离效果及羧酸类型,以NF3为反应气通过化学电离质谱(CIMS)分析所形成的羧酸,脂肪酸、一环及多环环烷酸负离子的结构与组成。结果表明,北海高酸馏分油中羧酸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70~678,碳数分布在C10~C47,其中双环环烷酸含量较高,与辽河原油的馏分油中羧酸分布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