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多路复用器是数字电视系统前端的关键性设备之一,简要介绍了MPEG-2标准的TS码流系统结构及语法,详尽阐述了一种基于MPEG-2 TS传送流系统复用器的实现方案——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法,结合自己开发过程中的经验,给出了在软硬件实现中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案的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TGA/SDTA851e热重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条件,分析了影响分析的因素,并对在使用过程出现的冷却水、温度不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应对。  相似文献   
3.
嫦娥一号携带的伽马谱仪主要用来探测月表元素的特征分布.然而,探测所获得的数据量极其庞大,仅2C数据就有28.9 Gb;并且,伽马数据的处理过程也比较复杂,需要进行筛选、校正、平滑、扣本底、解谱、反演、成图等一系列处理,在运行时会出现耗时较长、内存占用过多、甚至系统崩溃的情况.因此,基于LabVIEW平台,从运行效率、内存消耗、程序规范3个方面对程序优化,以保证处理程序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环境低水平气溶胶连续监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本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薄膜滤纸,及一种双工位取样测量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并采用甄别能量的假符合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等关键技术,研发了一种新型气溶胶连续监测仪。该仪器主要性能指标突出表现为其探测下限:当氡浓度最高为102~103Bq/m3时,对铀和钚的探测下限可达到0.05~0.08 Bq/m3,对β的探测下限为5~10 Bq/m3,最长测量时间为40~60 min,并且能实现实时在线连续监测。因此,该仪器可用于地下洞库或坑道内高氡环境中,快速准确并连续测量出低水平气溶胶浓度,也可用于核电站、放射性工作场所、核事故应急以及气态排出流中放射性气溶胶的快速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5.
清净剂晶型分布对碱值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枫  徐宏坤  宋美卿 《润滑油》2005,20(5):35-38
介绍清净剂晶型判定方法,论述清净剂胶体粒子晶型结构对碱值测试的影响,探讨相关润滑油碱性组分分析测试中异常现象的本质,通过理论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并对9种船用油进行实际测定验证,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一种采用阀切换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以下简称GC-MS)技术的测试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轻烃中微量甲醇、二甲醚和甲基叔丁基醚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具有样品适用范围广,分析结果准确的特点,解决了轻烃分析中大量烃类组分对微量甲醇、二甲醚和甲基叔丁基醚测定的干扰问题,能够为乙烯原料质量监测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以脉冲计数形式作总量测量的核辐射探测器,死时间是影响探测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减少测量误差,必须对测量系统分辨率进行确定或者对死时间进行校正,这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死时间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Time-To-Coumt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给出计算辐射强度的估计公式R=k/t(k为常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Time-To-Count测量方法的试验方案.最后用传统方法与Time-To-Count测量方法进行了测量比较,得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LabVIEW的能谱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核技术分析方法,是解决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有关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讨论了基于LabVIEW能谱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借鉴小波分析的思想和高斯拟合,较好地实现了α、γ能谱曲线的平滑与寻峰,及能量刻度、辐射总量与氡气浓度计算,铀、钍、钾含量的计算与分析.采用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结合计算机硬件资源,提高了系统运算处理能力,节约了开发成本,同时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直观,操作方便的特点,可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分析,建材或环境的辐射评价等场合.  相似文献   
10.
工程计算中常微分方程的欧拉解法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实际往往要求其满足一定的精度。以工程中的一个常微分方程为例,运用C++程序对其欧拉解法的误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