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海闵浦大桥桥面吊机设计过程中,采用有限元分析手段,通过计算调整桥面吊机背索张拉索力,优化了主桁架的设计。在桥面吊机吊装过程中,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桥面吊机应力、变形以及索力都在允许范围以内,说明桥面吊机在正常使用工况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以三塔悬索桥型的泰州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3种不同桥梁减震措施的减震效果:弹性拉索、粘滞阻尼器、弹性拉索与粘滞阻尼器.弹性连接和粘滞阻尼器提高结构刚度与阻尼以减小结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塔梁间弹性拉索和粘滞阻尼器均可有效减小梁端纵向位移峰值,并使其振动快速衰减,其中以同时设置弹性拉索与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为最佳.与...  相似文献   
3.
复核结构设计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以世界第一大跨斜拉桥——苏通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实测风谱对大桥设计阶段基于规范谱所进行的抖振分析进行验证。首先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桥址区实测强风紊流功率谱密度函数进行拟合,获得实测谱曲线,并分别以该实测拟合谱和规范谱为目标谱分别模拟桥址区三维脉动风场。然后采用上述两种风场,基于ANSYS对苏通大桥进行非线性时域抖振响应分析。两种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与实测谱相比,基于规范谱所得的主梁抖振响应情况不一,但主塔抖振响应均偏于保守;两种抖振响应的PSD曲线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分析结果可为该桥的风致抖振性能评价提供研究信息,同时对其他类型结构的抗风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上海闵浦大桥为上海首座双层公路斜拉桥,主桥边跨钢结构首次采用"分跨节段提升,整体滑移就位"施工方案.阐述了提升系统中提升架放索装置、提升牛腿的设计,液压千斤顶的配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解决了边跨铜结构提升系统与滑移系统在辅助墩顶有机统一的难题,保证了近1 000 t的大型构件整体提升平稳、同步,且顺利落架.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大型风洞筒体预制板横向、纵向拼接处力学性能要求,提出了预制板横向、纵向拼接节点两种新型构造措施。对新型横向、纵向拼接节点各9个试件进行受弯、受剪和轴向拉压等试验研究,量测并分析试件的荷载、位移及应变,观测试件的裂缝发展情况和破坏过程。对新型横向拼接节点的受弯、受剪、受拉承载力以及纵向拼接节点的受剪承载力进行了理论简化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横向、纵向拼接节点连接可靠,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6.
上海北外滩景观桥在梁、板浇筑完毕后需拆除临时的满堂支架,并置换为9组永久性钢柱支撑。在换撑过程中,需将所有脚手管支撑上的力逐步转换到永久的钢柱支撑上。采用模拟施工阶段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换撑方案换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局部加密,拆换结合”的换撑方案并优化置换顺序,对轴力进行现场监测。施工实践及监测结果表明,该换撑方案简单可行,确保了换撑过程中局部钢管脚手支架受压安全、防止桥面发生较大变形而引起桥面裂缝。  相似文献   
7.
苏通大桥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易受台风袭击.为了分析该桥桥址区的实际台风特性,建立桥址区台风特性数据库,在大桥塔顶、主梁跨中及梁端安装了超声风速仪进行桥址区风特性现场实测.2008年7月台风"凤凰"袭击江苏时,风速仪记录了经过桥址区的三维强风样本.通过对实测凤凰台风数据的分析,得到了10-min平均风速和风向、紊流强度、紊流积分尺度以及紊流功率谱密度函数等强风特性.结合与现行桥梁抗风规范的对比,总结了桥址区的台风特性及规律.结论为大桥的抗风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可供华东沿海地区其它工程结构的抗风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铅阻尼器一般利用相对平动位移的变化使得铅发生塑性变形,以此消耗能量.提出一种基于中心轴转动挤压铅耗能的新型铅挤压阻尼器,可直接用于扭转耗能结构体系中(如梁柱间的相对转角等),或通过相关转换结构(如齿轮等)将常规的相对平动位移的耗能机制转换为相对转角位移的耗能模式.基于平面应变假定,以Abaqus平台建立了扭转挤压铅阻尼器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单轴、双轴扭转铅挤压阻尼器的转动过程,给出了中心转轴的转角-弯矩滞回曲线,其形状接近矩形,具有很好的耗能效果,说明了所构造阻尼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了凸缘截面高度对转动弯矩峰值的影响;建立了该类扭转铅挤压阻尼器转动弯矩峰值的抛物线型估算公式.依此构思,亦可构造多轴扭转铅挤压阻尼器.  相似文献   
9.
当前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日益旺盛,改造工程逐渐增多,为有效控制改造施工风险,对既有建筑改造施工控制的分析理论、结构监测、控制目标和控制原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既有建筑改造特点,提出了基于当前状态的增量法施工控制方法,并结合几种典型改造案例,介绍了既有建筑改造施工控制内容及实施过程。应用结果表明,合理应用增量法控制原则,通过工艺流程优化,施工过程控制,可保障既有建筑改造施工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0.
焦常科  伍小平 《建筑施工》2007,29(11):888-891
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度场分布对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是进行温控和裂缝控制的重要依据。对特大体积混凝土尤其如此。为此,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热传导方程以及边界条件,建立了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度场的有限单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厚度对核心最高温度和出现时间以及温度梯度的影响;并对某在建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进行温度场模拟,研究了承台内部温度场分布和变化规律,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