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4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p-q角度来看,土体的形变包含体应变和剪应变,其所对应的能量为体变能量和畸变能量。利用GDS动态三轴仪对饱和重塑淤泥质土进行了一系列固结排水三轴压缩试验。以试验结果为基础,对单位体积试样吸收的能量、体变能量和畸变能量进行计算,得出三者在剪切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吸收的能量、畸变能量以及它们在某一应力状态下的能量增量恒为正;试样的体变能量及其增量受试样体积变化的影响;从能量角度解释了试样的"剪胀"现象;在剪切初始阶段,欠固结试样体变能量大于畸变能量,试样以体积压缩为主,超固结试样畸变能量基本大于体变能量,试样以剪切为主,正常固结试样的两种能量近似相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湖南里耶秦代古城护城河勘察为例系统介绍了综合运用高密度电法及改进的轻型动力触探确定隐伏古护城河的位置、深度及形状的方法。该方法在尽可能不损伤文物的条件下,实现了古护城河的准确勘察,在古遗址勘察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文中提出的改进的轻型动力触探设备及工艺可在护城河河底取土,根据充填物与护城河底土层力学性质的差异及地层的变化准确确定护城河的深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和讨论了不同上覆地层和管线内部充填物对非金属管线探测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地层下雷达天线耦合作用存在差异,在粘土中耦合的雷达波中心频率和频带宽度相比砂土更低;不同地层中雷达子波传播有所不同,在砂土中雷达反射波的中心频率降低和频带宽度都随深度而降低,粘土中的中心频率无明显变化,频带宽度显著变窄;因此在砂土中非金属管线的探测结果的准确性比粘土中的高。非金属管线内部充填物对非金属管线的探测准确性有较大影响,在上覆砂土的情况下,管内充填水、湿砂时的管线探测准确性比管内无充填的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丽香铁路中义隧道的219组现场实测数据,开展了电磁辐射参数与隧道变形量、变形速率的相关性研究,选用电磁辐射强度、脉冲、能量指标中与隧道变形量、变形速率最相关的参数,建立了隧道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的多参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开挖后隧道断面的变形演化规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电磁辐射强度极大峰值事件数占比、脉冲数、超过平均能量的峰值事件数占比分别是电磁辐射强度、脉冲、能量指标中与隧道变形量最相关的参数;(2)电磁辐射强度极大峰值事件数、脉冲数、超过平均能量的峰值事件数的波动速率分别是电磁辐射强度、脉冲、能量指标中与隧道变形速率最相关的参数;(3)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建立了隧道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的3参数PLSR模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和0.927,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4)现场预测结果显示,3参数PLSR模型的预测值比一元回归模型更接近实测值,且预测可靠性更稳定,表明该模型能提高电磁辐射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现场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p-y曲线法多数用于研究桩周土体未开挖情况下横向推力桩的变形性状,很少应用于计算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p-y曲线法考虑了土体的非线性位移,符合基坑内侧土体受围护结构挤压变形的实际状态。因此,以具体工程为例,用p-y曲线法计算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并与目前常用的弹性地基梁增量法计算值及实测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其合理性和优越性。研究表明:采用p-y曲线法计算出的基坑围护结构侧向位移曲线与实测位移曲线相比,除了形态相似、符合基坑围护结构实际变形规律外,数值上也比弹性地基梁增量法的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测值。理论与实践均表明,采用p-y曲线法计算基坑围护结构位移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实测,对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变随龄期的变化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条形混凝土结构早期最可能开裂区域、时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早期拉应变经历了急剧上升、下降及稳定3个阶段,前2个阶段的结束时间分别为混凝土灌注结束后36~48 h,192~240 h;混凝土最大拉应变出现在灌注结束后36~72 h;混凝土早期温度经历了上升、下降及稳定3个阶段,前2个阶段的结束时间分别为灌注结束后9~12 h,264~288 h,温度上升阶段混凝土各部分的温度、温度上升速度与墙高以及温度下降阶段混凝土各部分的温度与时间均有较好的统计关系;条形混凝土结构的中下部区域在混凝土灌注结束后24~48 h内开裂的可能性最大.提出了综合考虑混凝土早期拉应变、最大收缩应变及临近区域应变差的裂纹预测方法,该方法能准确预测混凝土早期开裂区域.  相似文献   
7.
在岩石力学中,摩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并逐渐形成了与岩石有关的表面接触力学。本文在自然状态和接触面掺泥两种情况下,进行了砂岩、泥岩破碎面及其互层接触的摩擦试验。结果表明:在接触面掺泥时,抗剪强度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粘聚力下降明显,并且剪应力与摩擦位移关系曲线有明显不同,而且粘滑现象明显渐弱。  相似文献   
8.
武凡  赵喜斌  刘成禹 《山西建筑》2011,37(2):224-225
以某铁路长大隧道陡坡长斜井施工为例,介绍了斜井提升设备选型原则,并论述了提升设备配置及检算,通过斜井提升设备的合理配套、选型,从而保证了隧道施工的按期完工。  相似文献   
9.
塌方是隧道开挖过程中,最常见、危害较大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处理塌方,首先必须详细查清塌方的范围、形状、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活动情况,经认真分析,然后制定处理方案.该文以福建某隧道出口塌方段为例,应用地质雷达对塌方体的规模、塌方体的分界面等进行探测,获得了较准确的探测结果,论证了地质雷达在塌方体探测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福建省花岗岩残积土工程特性系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该类边坡的破坏形式、特点、形成机制等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该类边坡的设计、施工要点.研究表明:福建省花岗岩残积土具有众多的结构面和软弱岩脉风化而成的软弱夹层,结构面充填物和软弱夹层富含高岭土,具有强度低、水稳定性差的工程特性.花岗岩残积土的上述特性和开挖卸荷是导致边坡开挖后崩塌、滑坡频发的关键内因和外因;边坡的设计、施工必须针对它的工程特性,采用减少开挖卸荷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