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再生细骨料的高吸水特性可有效提高再生细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降低收缩。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掺量(0,25%,50%,75%)和干湿状态(干燥、饱和面干)对再生细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及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内部相对湿度及干燥收缩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封闭及单面干燥条件下,再生细骨料延缓了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下降过程,提高不同龄期混凝土的内部相对湿度。封闭条件下饱和再生细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的内部相对湿度高于干燥再生细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且随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降低程度提高。再生细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干燥收缩与相对湿度降低值以及再生细骨料引入水量呈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玉米粉进行改性处理,以玉米面团弹性值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挤出温度、物料加水量、物料粒度对改性玉米粉面团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出温度150℃、物料含水量43%、物料粒度0.246mm条件下挤出处理后,玉米面团硬度3037.697,黏度-2.162,弹性0.136,内聚性0.259,胶黏性769.195,耐咀性98.484,恢复性0.075,此时面团物性最好,可用于弹性面团食品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刘相阳  夏培斋  徐茜茜  王艺达  葛智 《混凝土》2020,(7):106-108,113
研究了不同再生细骨料掺量(0、30%、60%、100%)、不同细骨料预湿时间(0、0.5、1、24 h)下,水泥砂浆经时流动度及抗折、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新拌砂浆的工作性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以及细骨料预湿时间的增大而降低;再生细骨料降低了砂浆的抗压强度。但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掺加再生细骨料的砂浆后期强度增长稍快。56 d龄期时,砂浆的抗压强度超过75 MPa。再生细骨料砂浆56 d抗折强度在12.84~13.81 MPa之间,与纯水泥砂浆相差不大。通过回归分析,提出再生骨料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玉米皮多糖制备、分离纯化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提取及95% 乙醇沉淀处理制备玉米皮粗多糖,经D315 型离子交换树脂脱蛋白,乙醇分级沉淀及Sephadex G-100、Sephadex G-75 层析柱纯化得CSPA-1、CSPA-2 和CSPB。紫外- 可见光谱在220~400nm 处扫描CSPA-1、CSPA-2 及CSPB,无蛋白及核酸吸收峰。纯化得到的多糖经葡聚糖凝胶层析法测得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6170、103885、146887。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光谱、纸层析及比色等分析方法对分离纯化制得的玉米皮多糖A-1(CSPA-1)、A-2(CSPA-2)、B(CSPB)的总糖含量、单糖组成及基本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SPA-1、CSPA-2 和CSPB 皆为白色粉末,其中CSPB 微溶于水,其他易溶于水,不溶于高浓度的有机溶剂,不含蛋白质和淀粉,均含有糖醛酸。CSPA-1总糖含量为99.3%,糖醛酸含量为16.6%,糖基组成为葡萄糖、木糖及阿拉伯糖,可能还含有微量鼠李糖;CSPA-2 总糖含量为93.4%,糖醛酸含量为21.7%,糖基组成为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及鼠李糖;CSPB 总糖含量为83.3%,糖醛酸含量为6.82%,糖基组成为葡萄糖、木糖及阿拉伯糖。高碘酸氧化分析表明:CSPA-1 中1 → 2 糖苷键或1 → 4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25%,1 → 6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3%;CSPA-2 中1 → 2 糖苷键或1 → 4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25.7%,1 → 6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3%;CSPB 中1 → 2 糖苷键或1 → 4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34.1%,1 → 6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1%。  相似文献   
6.
用气相色谱法对米糠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植物甾醇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米糠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含有3 种植物甾醇,即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 谷甾醇,其中β- 谷甾醇含量最高为8.47mg/g,其次是菜油甾醇含量为1.97mg/g,豆甾醇含量最低为1.23mg/g。气相色谱法检测米糠中植物甾醇种类及含量,可广泛用于植物原料中的植物甾醇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