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比分析竹帘胶合板、竹材层积材、竹材重组材等现代竹质工程材料的工艺及基本性能,指出每种材料在建筑结构构件中的应用选择,结合现代竹结构安居示范房的设计与建造实例,分析竹结构的应用前景与优势。竹结构在设计与建造方面都具有非常好的灵活性,具有出色的抗震性能,其最大优势在于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竹质工程材料能够达到现代结构工程的要求,使得竹结构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 4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及 1根长期荷载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试验 ,探讨了其受力变形特点。提出了反映高强混凝土特点、与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衔接的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方法 ,希对有关规范修定及工程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日本建筑物抗震加固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汶川地震后,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排查,抗震加固已经成为当前的紧要任务.对日本的建筑物抗震加固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并重点对若干种新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新型抗震竹质工程材料安居示范房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汶川大地震的惨剧使得广大的研究人员对结构的抗震性能给予了更大的关注。以竹质工程材料为基础的竹结构在生态性、工业化、施工、节能、抗震性能和经济性方面都具有优势。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型竹结构抗震安居示范房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竹质工程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的主要抗震思想、关键节点设计、竹质工程材料的防潮与结构的防火措施。该示范房的成功建设,为汶川地震后村镇住宅的重建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良好方案。  相似文献   
5.
6.
砌体结构房屋通常因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或钢筋混凝土内框架而产生框架作用,本文由此提出了这种结构计算简图的采取原则和具体设计计算方法的建议。而后通过分析变截面墙体对其反弯点位置和抗侧刚度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修正系数,使计算更为准确和简便。最后的便题则是建议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和学生注意力曲线的特点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法。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期,采用小题即时弹幕的教学方式,达到唤起学生兴奋点并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的目的。通过“角色代入”、编程、制作框图等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初步尝试,得到了一些经验和结论。在班级容量、教学管理和生源选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竹结构抗震安居房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竹材资源丰富,竹结构具有与木结构相似的优良品质,可实现"以竹代木".结合抗震安居房构件的选用,介绍了相关的竹材产品及其力学性能,竹材在力学性能方面优于普通木材,在竹结构设计时应根据构件特点综合考虑竹材产品类型;同时,系统地论述了现代竹结构抗震安居房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采用梁柱结构体系为主的结构体系及金属节点的节点形式,实现了竹结构的快速集成装配施工.  相似文献   
9.
新型竹质工程材料抗震房屋基本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竹材的优良特性和竹结构优异的抗震性能,课题组提出采用竹质工程材料建造新型抗震安居房,为汶川地震后的村镇住宅重建提供一个良好的选择方案。针对新型竹质工程材料抗震房屋结构设计计算的需要,对其所涉及的竹质工程材料的基本构件进行了足尺的试验研究,包括竹材重组材柱、竹材层积材梁。通过试验,分析了梁和柱的破坏形式,确定了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设计取值。  相似文献   
10.
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区划为研究对象,根据环境对混凝土结构寿命的影响程度,对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环境因素进行区域等级划分,并提出给定分区耐久性设计指标规定的基本方法.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给出与耐久性有关的标准内部参照条件的确定原则及相应参数的基准参考值.针对碳化作用,结合环境温度、湿度和混凝土强度对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建立适合于区划的结构耐久性极限状态和耐久可靠指标及相应的预测模型,确定了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的概率方法.以预测的耐久寿命为主导标志,根据损伤梯度等分原则确定区域划分边界值,建立了全国版图范围内碳化侵蚀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环境区域划分,给出了与现行规范相结合的利用区划进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