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5篇
建筑科学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水电站大坝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极易遭受雷击的问题,分析系统的组成及遭受雷电侵袭的种类,提出系统在电源、通信线路、传感器、接地等方面的防雷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区架空输电线路翻越山坡时,线路的平均高度和保护角均发生变化的情况,对山坡倾角与线路平均高度、山坡倾角与保护角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山区爬坡线路绕击率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有效抑制现场强干扰是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分析各种阈值策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多阈值策略加权算法确定小波阈值,利用改进阈值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小波降噪。计算机仿真及现场信号分析表明,改进阈值小波降噪后信号符合相似性和光滑性准则,同时能够较好地保证信号的局部化特征。改进阈值的小波分解重构能够从复杂现场干扰中有效提取局部放电信号,可用于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4.
电力设备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可分为接触式检测和非接触式检测,GIS设备的超声波局放检测采用是非接触式传感器。文章介绍了超声波在GIS设备中的传播特性以及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几种超声波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包括检测区域幅值梯度变化法、改变频率带宽法和信号时延法。结合典型实测案例,分析验证了超声波定位方法在现场检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ion switchgear,GIS)绝缘故障初期一般表现为潜伏性局部放电缺陷。研究提出了GIS特高频局部放电精确诊断定位方法,分析了某500 k V变电站特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实例,联合应用脉冲上升沿分析、相位特征分析、时间差定位分析法,成功发现该站220 k V副母II段盆式绝缘子放电缺陷。实测结果表明,对GIS设备进行特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能够在缺陷初期及时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局部放电异常,有效指导GIS设备状态检修。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电力变压器DGA故障诊断方法,仅能二值化地判断设备处于健康或故障状态,无法表征变压器的潜在故障情况,也无法确定变压器向故障状态转化的趋势。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和时间序列分析的变压器状态评价方法。首先,基于点密度判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消除噪声影响。其次,基于大数据聚类思想,计算采样数据和历史故障数据簇的相对邻近度,根据计算结果将设备状态划分为健康、潜伏故障或故障。在此基础上判断故障设备的故障类型,基于故障类型关联权重计算健康设备的健康得分,通过时间序列相似性分析方法获取潜伏故障设备的预测故障发展时间。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频率法的研究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更加安全、简单且快捷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文章首先对所提新方法的测量原理进行了详细推导。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频率选取对电容值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在较宽范围内电容值测量计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所用的基础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数据的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首先分析了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特点,研究了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组成和具体的计算公式。接着研究了电力信息大平台背景下,采用数据驱动方式实现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所需的动态数据。介绍了基于动态数据的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具体流程。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频率法的研究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更加安全、简单且快捷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文章首先对所提新方法的测量原理进行了详细推导。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频率选取对电容值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在较宽范围内电容值测量计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会影响测距的结果。为更准确地定位线路的故障位置,需先识别故障的类型,再匹配相应算法以提高测距结果的精度。首先,利用空间域的关联维数描述故障后电气量变化的复杂程度,利用时域的差值方根描述故障后电气量的畸变程度。然后,根据两种特征包含信息量的多少,采用熵权法对两种指标进行特征融合。最后,以融合特征量为依据实现故障类型的识别,在此基础上为不同类型的故障匹配相应的测距算法,以最大程度减少故障阻抗对测距结果的影响。仿真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故障测距方法不受故障类型的影响,测距结果精度高,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