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扁平特大断面公路隧道核心土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破碎围岩段大断面隧道施工时,较多采用双侧壁导坑法,预留核心土对在开挖过程中隧道的围岩变形和支护受力有很大影响,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托广州龙头山单向4车道公路隧道,对扁平特大断面公路隧道在破碎围岩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时,预留核心土厚度的区别和开挖方式的不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围岩应力、围岩塑性区、拱顶沉降、二衬和核心土临时支护的内力,得出了核心土的合理厚度及较为合理的开挖方式.结论对扁平大跨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深埋长大隧道涌(突)水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深埋长大隧道涌水的发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涌水量的大小及其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受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地质结构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影响,尤其各种破碎带(特别是断裂破碎带)更是隧道涌(突)水(泥)最常见的出现部位,其涌水具有突然性和水量大的特征,整治难度大。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围岩压力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岩土体性质、地应力、边界条件、施工过程等方面的复杂性和随机性,使得公路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或计算变得十分困难.近百多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不断地结合新工艺、新技术,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最初的松动压力到现在的形变压力、从经验公式法到反分析预测法等,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随着近年来公路隧道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断面越来越大,现有的这些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已很难满足其建设的需要,发展更加合理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作者首先对经验公式法、理论计算法、现场量测法、模型试验法和反分析预测法等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的研究和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这些方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路、铁路隧道中经验公式的适应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重点讨论,旨在为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土地区公路土桥边坡与地基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土桥是黄土地区公路跨越崾岘或冲沟的常用结构物,在黄土塬梁区和梁峁区使用最多.文中分析了公路土桥的地基、接触带和边坡工程地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确保土桥的安全、经济、可靠.  相似文献   
5.
新型高分子材料SH加固黄土强度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高分子材料在土加固工程中有很大的发展前途。SH为新型水溶性高分子固化材料。通过单轴抗压强度试验、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能谱及比表面/微孔隙分析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SH加固黄土的强度特征,探讨该固化材料的固化机理。结果表明:SH加固黄土的强度随着SH掺量的增大而增加,但不是线性关系;SH固化黄土的后期强度很高。黄土用SH固化后,压缩性减小,湿陷性消失。SH的掺入,改变了黄土的结构,使黄土的颗粒间联结增强。它通过氢键、离子交换、吸附、絮凝等物理化学作用于黄土而显著提高黄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泥石流堆积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石流体的力学性质一般属宾汉(Bingham)体,其运动要克服极限切应力,因此在斜槽中会堆积下来,并在沟口形成扇形地.以往多认为在均一斜面上堆积形态是等厚的,因而就推论出存在不淤坡度等观点.根据实际观测和模型试验,实际上堆积厚度沿程是不等的.根据不等厚度的假定,导出了泥石流的堆积方程式,不仅对堆积形态的计算更接近实际,而且对泥石流运动有了新的看法泥石流在任何坡度下都能够流动,在任何坡度下都会产生堆积,仅仅是其堆积形态和数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